鉅亨網記者黃皓宸 台北 2025-04-29 19:59
金管會:前2月壽險外幣新契約保單占比創7年來同期次低。(記者黃皓宸攝)
金管會今 (29) 日公布今年前 2 月,我國壽險業外幣保單統計,據壽險業計算,外幣前 2 月保險商品新保費收入,折合約
台幣 673.54 億元、年增 41%,但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收入貢獻比僅 38.95%,寫近 7 年來同期次低。
金管會今天公布國內壽險業截至 2 月底累計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
台幣為 673.54 億元,投資型保險折合約 94.2 億元 (占 14%) 年增 122%,傳統型保險折合約
台幣 579.34 億元 (占 86%),幣別主要為美元、
澳幣及
人民幣保險商品新契約為主。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因
新台幣保單成長力道相對強勁,外幣保單占壽險業整體新契約保費貢獻度相對下滑,據金管會公告,前 2 月外幣保單對整體新契約保費貢獻收入僅 38.95%,為近 7 年同期次低,史上最低是 2019 年同期的 38.28%。
其中外幣保單中,以美元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 20.16 億美元,統計年增為 33.5%,投資型保險約 2.71 億美元 (占 13%) 年增 113%、傳統型保險約 17.45 億美元 (占 87%) 年增 26.1%。
蔡火炎表示,美元投資型保險新契約,較同期年增主因是今年前 2 月美股回升,讓銷售量增加,美元傳統型保單則是受到保險業者提高宣告利率、帶動買氣上揚所致。
其他包括前 2 月
澳幣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 0.43 億
澳元、年增
126%,投資型保險約 0.12 億
澳元,傳統型保險約 0.31 億
澳元;
人民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約 0.33 億
人民幣、年增約 200%,投資型保險約 0.24 億
人民幣、傳統型保險約 0.09 億
人民幣。
蔡火炎表示,
澳幣保單增加主要為市場增加對澳洲信心提升,
人民幣保單則因推出新產品吸引客戶購買,才會增加銷量。金管會也提醒民眾, 外幣保險商品之保險費、保險給付、保險單借款、費用等相關款項收付之幣別皆為外幣,受益人未來領取保險金時有可能因保單計價之外幣貶值,提醒消費者購買時應特別注意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