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11:58

服務業為美國經濟主體,受川普關稅影響的國家,恐在此領域進行反制行動。(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美國進口的商品多於出口,讓他感到憤怒,但他很少提及,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是恰恰相反。據報導,美國在貨品貿易上長期處於逆差,但在服務貿易上占有優勢,2024年已經為美國帶來超過1兆美元(約新台幣33.11兆元)收入。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數據,美國對加拿大、中國、日本、墨西哥及多個歐洲國家在服務貿易上擁有順差,這些國家在關稅戰中可能將報復焦點放在美國服務業上。
《紐約時報》指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服務輸出國,涵蓋金融、旅遊、工程、醫療、雲端運算等產業,且其中許多服務透過數位方式輸出,例如國際旅客入住美國飯店、全球觀眾付費觀看美國影視內容等,都為美國的經濟帶來巨額盈餘。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服務出口國,其中大部分的服務,從金融服務到雲端運算都是透過數位方式交付。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在服務貿易方面的順差接近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93兆元)。
圖盧茲經濟學院教授塞薩爾·伊達爾戈指出,美國在數位產品方面的貿易順差至少有6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9.8兆元),這與世界第七大出口國法國的出口總額相當。
許多遭受美國商品關稅打擊的國家,與美國之間在服務貿易上存在逆差。專家建議,反擊針對川普商品關稅時,可對美國經濟施加壓力,歐盟可以利用限制服務進入,作為施壓的手段工具。
歐洲政治風險研究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歐洲區總監拉赫曼(Mujtaba Rahman)直言:「歐洲真正的籌碼就在服務業領域,局勢可能會在升溫後才緩和。」
此外,歐盟新法案或成美國科技業噩夢。據報導,歐盟近年加強對科技產業的監管,已對美國矽谷企業施加嚴格規範。
分析師指出,歐盟可能利用2021年提出的「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來反擊美國關稅,該法案賦予歐盟「廣泛反制措施」,可能涵蓋提高關稅、限制美國服務貿易,甚至影響智慧財產權規範。
歐盟官員透露,若美歐貿易戰持續升溫,這項工具的啟動將是「一種可能性」。過去歐盟對美國科技巨頭的監管已經改變許多產品運作方式,包括Google修改搜尋結果顯示方式、Apple調整App Store政策,以及mexta改變Instagram和Facebook營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