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16:39
40幾年前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台灣商人率先赴中國投資設廠,日本、美國和歐洲商人隨後跟進;如今,台灣商人再次擔任領頭羊,但這次可能是帶領全球企業撤出中國的潮流。(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報導,40幾年前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台灣商人率先赴中國投資設廠,日本、美國和歐洲商人隨後跟進;如今,台灣商人再次擔任領頭羊,但這次可能是帶領全球企業撤出中國的潮流。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領導的1項新研究顯示,在去年年底接受調查的約610家台企中,有超過57%正在或考慮從中國遷出,有少數公司正在或考慮從台灣遷出,理由是中國經商環境日益惡化,以及台海可能爆發戰爭的疑慮揮之不去。
整體而言,跨國企業正在撤出中國。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外商對中國工廠、商店和其他硬資產的投資下跌31.5%。對於多年來一直是外資聚寶盆的中國來說,這是個驚人的變化。
甘思德的研究發現,高達57%的台企傾向於將部分業務遷出中國,比例遠高於其他國家企業;在中經營的美企中,只有不到1/4正在考慮或已經開始遷出中國,這樣做的歐洲和日本企業也僅約10%。
甘思德的研究指出,台企可能是「礦坑裡的金絲雀」,要探討全球企業在面臨業務遷出中國或維持現狀的矛盾時可能做出何種反應,台企的選擇或許會成為某種前兆。
甘思德在研究中指出,除了對中國曝險的高度擔憂,台企似乎是基於對沖風險、實現地區和全球生產佈局多元化的考量,而不是要和中國徹底脫鉤;台企越來越有興趣將部分業務從中國轉移至南亞和中亞,主要是印度。
《華爾街日報》報導,賴總統上任後繼續強化新南向政策,明確推動台企向亞洲(不含中國)的多元化發展,目的是在北京對台灣的威脅越來越大之際,加強台灣與亞洲其他國家的聯繫,同時提高台企的競爭力。
北京當局已注意到外企對中國的興趣正在減弱,中國政府公布一系列措施試圖留住這些外企,包括多次承諾開放經濟。但這個努力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總體國家安全議程有所衝突,該議程的重點在於,使中國擺脫對西方產品的依賴,以對抗所謂的外規協,這使得對中投資成為外企的潛在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