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ch 發達公司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1-24 16:50
產量減少及中國進口增加 ICE棉花創16個月新高
美國ICE期貨交易所 (ICE Futures) 3月棉花23日收盤上漲0.44美分或0.6%成為每磅74.48美分,盤中創下去年7月以來的16個月新高,主要受到包括美元下跌、棉花產量減少以及中國進口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的報價顯示,紐約匯市23日尾盤歐元兌美元升值0.73%至1.4966。
中國棉花協會18日公布2009年10月棉花進口月度報告指出,10月國內外棉花價格均出現上漲,但國內外棉花價差仍然較大,進口棉價格優勢明顯,當月進口棉數量下半年來首次出現反彈,也是2008年9月以來首次超過上年同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與進口國。
國際棉花諮詢委員會 (ICAC) 5日公佈的11月報告預估,2009/10年全球棉花產量預估將年減5%成為2,230萬公噸,較前月預估值2,310萬公噸下調80萬公噸。主要因為中國產量預估將年減16%成為675萬公噸的影響。
美國農業部 (USDA) 10日公佈的11月報告預估,2009/10年棉花產量將年減2.5%成為1,250萬包,並將創下自1989/90年以來的20年產量新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國。
資訊來源:DJ財經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