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居家辦公需求大爆發,海運業跟著水漲船高,就連中國十一長假期間,中國地區許多貨攬業者也無法休假,全力替客戶找櫃子排艙位趕出貨,市場上出現史上少見公告運價未漲,但周邊服務費都上漲的情形,還進一步排擠到其他線包括歐洲線的運價及運能。
海運市場一堆客人在這段期間拚命找貨攬,就算加價也要趕在10月底出貨,業界分析兩大因素造成長假期間貨櫃市場氣氛緊張;一是缺櫃愈來愈嚴重,已造成全球海運市場供給的排擠效應,第二,中國沿海持續演習,船舶作業時間受到影響,就算海運業者凍漲,還是無法改變市場缺櫃、市場需求強勁的情況。
貨攬業者也指出,原本沒有先排定的艙位貨,因急單效應想趕在10月底前出貨,急著拜託貨攬業者調度櫃子趕出貨,這些急調櫃的費用當然必須由客戶自行吸收,而且急著搶櫃現像,已經間接排擠到其他線供給,繼日前中南美線大漲,近日也傳出澳洲線的運價上漲,其實,市場點名,下一個會影響到的航線是歐洲線及近洋線供需。
今年5月以來遠東-北美線運價一路飆漲,今年以來運價漲幅已達一倍,國內的長榮、陽明及萬海第3、4季業績將受惠。全球海運市場出現「有櫃」就是王道。這波要賺到大錢,各種判斷速度都要很快,簡單的說,魔鬼就在細節裡。現在就是比誰的空櫃夠多、誰的船艙供給的數量足夠,就能迎接這波運價飆漲的大行情。
長榮今年判斷最快,早就啟動全球調櫃的布局;陽明日前已開始不接回程時間長的回程貨,寧願空櫃也趕著把櫃調回亞洲,搶攻這波市場商機;萬海今年也重返美西線,占營收比直線攀升中,再加上第4季是近洋線旺季,獲利成長看悄。
法人分析,隨著美國疫情嚴重,居家上班成為新生活,在短時間內無法回辦公室上班,為提升工作效率,開始大手筆採購居家辦公所需的設備,現在急著搶出貨的商品以居家辦公的桌上型電腦、辦公桌等各種周邊商品為主,激勵海運市場需求,長榮、陽明第4季的業績淡季不淡,萬海則是旺季更旺。
長榮海運第2季財報不只擺脫第1季虧損,稅後純益單季達31.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0.66元。萬海航線今年第2季因為客戶需求,開始重返美西線,再加上近洋線運價一直很穩定,萬海第2季稅後純益達16.75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76元。陽明昨(5)日新舊任董事長交接典禮中也證實,陽明可望於今年第3、第4季迎來營收「微笑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