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01-13 05:44

基金觀點/投資美公債…盯關鍵密碼

基金觀點/投資美公債…盯關鍵密碼
2017-01-13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整理

自去年11月初起,開心便是風險市場的主調,絕望則是全球債市的最佳寫照。大家期望在共和黨的財政政策、減少法規、稅制改革下,經濟成長可以轉強,這樣的心理帶動對風險的承受度。
通貨膨脹可能上揚,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語氣轉趨鷹派,促使同期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10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從1.4%上揚至2.4%。
風險市場的價格是否過高?公債殖利率是否漲過頭?這是2017年的關鍵問題。
未來的成長預估與風險利差當然仍是未知數。現在只要總統當選人川普在推特發文,市場就張大耳朵聽,但最終市場價值是取決於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能否大躍進,從過去10年來的2%攀升到3%以上。
以歷史經驗看來,3%的經濟成長率可以推動企業獲利走高,因為財務與營運槓桿要仰賴高經濟成長。2%或以下則通常抑制企業獲利。因此這介於2%與3%間的1個百分點可是一大關鍵。究竟共和黨/川普執政是否有本事刺激產能已經滿載的經濟,讓我們拭目以待。要刺激經濟,得先大手筆加碼投資支出,到目前為止,企業的投資支出只剩下保守的買回庫藏股與併購相關的現金流使用。
我個人對經濟成長達3%很懷疑,對保2較有信心。我提出的「新常態」與桑默斯的「長期停滯」,這些現象不會真的消失,與川普是否執政無關。
與人口老化、高負債/GDP比相關的人口結構面負面因素,現在問題更大了,這要歸咎於利率上揚、科技取代人力及全球化減速/開倒車,對生產力與GDP成長率造成負面威脅。
利率與美國10年期公債未來的水準如何,兩者同樣是難解的習題。Fed數年前停止量化寬鬆後,現已開始邁向緊縮政策,但其他主要央行仍持續添加柴火,每月買進1,500億美元。
由於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固定在接近0%,德拉吉的歐洲中央銀行(ECB)也持續持鴿派立場,全球套利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限達到2.4%至2.6%。
因此,以10年期公債來說,多重因素讓人很難理解殖利率為何在川普的第一年執政一定會上揚。不過,當基本面混淆時,技術面指標可以助一臂之力,因此10年期殖利率超級30年向下趨勢線扮演關鍵的角色。
多數市場觀察家認為,美國10年期殖利率自1980年初的高點後便明顯一路向下,而且是以線性的速度。過去30年來平均每年下跌30個基本點,讓10年期殖利率從1987年的10%降至目前的2.4% 。
如今,這條超級強勁、反覆測試的向下趨勢線,面臨被破壞的局面。如果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超過2.6%,代表長期債市空頭的序幕就此展開。大家要注意2.6%這個關卡,比道瓊20,000點還重要,比每桶60美元的油價還重要,比美元/歐元匯率達1.00的平價還重要。這是利率水準的關鍵,甚至影響2017年的股價水準。
未來12個月,投資會是開心或絕望,就靠它了。(作者是駿利全球無約束債券基金經理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