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3-29 16:49

投資長專欄-3D觸控,觸控產業的絕地逢生計畫

手機使用者已很習慣用食指與拇指,輕巧操作螢幕的縮放,照片大小,螢幕遠近,用兩根手指頭,我們輕易地透過手機與全世界連結著。但是若是未來我們的手機,不只是只有長寬兩個維度,而是進化到有長,寬,深三個維度螢幕顯示時,我們該如何簡易透過觸控來操作新手機顯示概念呢? 你或許會以為這還是非常遙遠未來,事實上這個未來並不遙遠,甚至已近在眼前了。
根據研調單位IHS DisplaySearch的研究,在中國大量採用外溢效果下,3D電視影音內容普及率已大規模提升,此外3DTV價格因供給續開出而下滑,3D TV面板出貨量從2011年2千5百萬片,預計到2019年將可達約1億8千萬台,去年3D TV全球出貨超過1億台,滲透率逼近4成,較2011年成長超過1倍。而3D TV逐漸躍為主流電視同時,也開始改變我們對其他顯示屏要求。尤其在聯網時代,大屏,中屏,小屏影視資源共享,大屏接小屏,顯示平台內容互相支援,必然為長期發展趨勢,3D影片、3D遊戲、3D攝影及3D地圖導覽等功能,如只能在大屏幕電視上顯示,卻無法在小屏幕手機顯示,必然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因此3D顯示必將成手機顯示上賣點,並為系統、軟體、平台開發商創造另價值來源。
此外,當手機面板尺寸越做越大,解析度越來越高下。原本蘋果引以為傲面板顯示器技術,也慢慢地被其他競爭者追上,該如何在視覺差異化突破,也成各家廠商極力解決困難。否則以目前大量開出面板供給,即使是高端產品,也面臨快速跌價壓力。根據IHS DisplaySearch研究,去年全球手機面板出貨量達20億片,平均價格降幅近14%;DisplaySearch更預測今年智能手機面板價格將再次呈雙位數下跌。終端產品在中小顯示技術以大尺寸、高解析度等規格提升方式已缺少差異化;上下游業者均已走入產品困局,高階產能在折舊下滑前,價格滑落使實質獲利未能提升,唯有寄望突破性3D內容及平台(遊戲、電影、攝影等)帶來新需求刺激消費者。
在今年CES展上,富士康InFocus推出M550平價機種(2000 RMB)搭載3D裸視5.5吋螢幕,再搭配已成熟市場遊戲及影片內容普及性,微軟及蘋果接傳出將推出3D手機,預期大尺寸裸視3D手機可望帶動新一波顯示器風潮。
受惠大陸地區客戶品味與高階(小米、LG、三星、小米及聯想) 智慧型手機需求導入,預估2017年全球3D觸控智慧型手機出貨約2.5億支,滲透率14.9%,這其中還不包含可能採用iPhone 7。一旦iPhone 7採用3D螢幕,滲透率可能會翻至30%左右。那iPhone 7是否有可能採用3D螢幕? 以目前蘋果布局來看,華爾街日報日引述供應鏈消息人士談話報導,認為蘋果將有機會繼Apple Watch、新款MacBook後,在新一代iPhone也採用可辨別輕觸、重壓差異「3D壓力觸控感應(Force Touch)」技術,而這樣技術正是在為3D裸視螢幕採用鋪路。
一旦整個3D面板成手機主流配備,相關台廠供應鏈值得留意。受惠3D觸控縱向壓力感測器導入,預期貼合需求將再次上升,可望支撐台灣2016~2018觸控貼合產業需求。在新裸視3D技術下,新背光設計將會大增。預估LED Bar(17%)及3D film將增加成本20%以上;雙向光源導入使得導光板(LGP)設計複雜度提高,具備提供3D面板背光設計技術瑞儀將有機會受惠。全球唯二的3D WLCSP授權封測廠,TSMC旗下轉投資的精材將會受惠WLCSP量產,率先切入相關產業。而有望率先推出整合型觸控、壓力及指紋辨識晶片義隆,預料也將優化其產品結構,都是本波3D觸控崛起初期,值得觀察重點。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