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就派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01-14 11:08

攝護腺癌治療 微創標靶成新趨勢

攝護腺癌治療 微創標靶成新趨勢
中時電子報作者: 蔡淑芬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1月14日 上午5:50
推薦
工商時報【蔡淑芬】
有別於傳統手術開刀,早期攝護腺癌治療選擇俗稱海福刀-微創標靶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義大醫療體系大昌醫院院長余燦榮教授表示,海福刀治療不需開刀、沒有傷口,患者普遍接受度高。
尤其,有些早期患者採用電療(放射線)治療後還發現殘留癌變組織時,可以透過海福刀進行補救治療。
余燦榮說明,傳統手術治療常有條件上的限制,例如年齡太大、慢性疾病…等都不適合開刀治療,這時會建議患者採用不需動刀的海福刀治療。有些患者可能會考量海福刀治療的效果及價格,由於國內引進海福刀治療不久,又加上機器日新月異,余燦榮從學理上研究認為,文獻報告顯示海福刀治療與傳統治療的治療效果並不會差異太大,又加上國內擁有醫療保險的人數也多,該項治療項目可透過私人醫療保險進行支付,對患者是一項不錯的新選擇。
余燦榮解釋,海福刀這個名稱常會讓人誤以為是動刀的手術,事實上,它是一種使超音波熱能聚焦在組織上,將惡化的組織進行燒掉或消融的標靶治療方式,因此,傳統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冷凍…等治療方式都有可能傷到組織神經,造成尿失禁及性功能喪失等症狀的發生。而海福刀透過超音波影像讓操作醫師可以清楚辨識分佈在攝護腺外膜週遭的神經血管叢,避免造成傷害。
余燦榮進一步說明,在開始進行海福刀治療前,主治醫師會先進行直腸指診(DRE)、經直腸超音波(TRUS)、核磁共震、血液檢測(PSA)等檢查步驟,主治醫師可以很容易並精準找到惡化組織。截至2014年為止,全球已有300個以上的醫院與醫學中心採用海福刀,由於它的精準標靶定位系統,能夠以1.7公厘為單位進行安全而且有效的治療病變部位,可以保有直腸的完整,又沒有長期尿失禁、性功能喪失等後遺症。
余燦榮以台灣罹患攝護腺癌患者進行分析,早期發現的比例尚落後其他歐美先進國家,他呼籲中高齡的患者一旦發現類似攝護腺肥大症狀,應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癌化現象,尤其,50歲以上男性且具有家族病史、生活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西化等族群,要特別注意,一旦有小便困難時,就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