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ealth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1-05 23:47
外資點名 和碩後市俏
2015年01月05日 04:10
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蘋果組裝雙雄」鴻海(2317)與和碩(4938)近1年來股價「翹翹板」效應明顯,隨著鴻海近期股價跌深反彈至88至90元的合理價位,外資法人看好明年營收可望首度衝破兆元大關的和碩續攻,因營運績效轉佳、本益比將與鴻海的10倍「平起平坐」。
和碩股價自11月底來到74.3元歷史新高後,已有1個多月的時間在70至74元間盤整,期間僅有1次跌至68.6元,主因鴻海股價跌至84.3元波段新低後,開始吸引先前大舉出脫持股部位的國際資金回補。
但隨著鴻海股價逐漸近逼到88至90元、也就是近期部份外資法人調降後的合理股價區間,外資圈所預期的「翹翹板效應」又將開始發酵、往和碩傾斜。
花旗環球證券指出,和碩是目前科技代工族群首選標的,主要受惠於蘋果分散化組裝夥伴與智慧型手機業務比重增加所推升的獲利表現;此外,和碩產品線廣,較能確保長線成長機會,目前仍維持90元合理股價預估值不變,市場獲利預估值恐太保守。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去年和碩股價表現之所以強過鴻海,除了核心獲利成長幅度較佳外,包括核心業務轉向獲利能力較強的智慧型手機與客戶分散化策略奏效,都是國際機構投資人願意給予和碩較高本益比的主要原因,進而推升股價。
但隨著和碩營運效率轉佳,外資圈開始看好所享有的本益比可與鴻海「平起平坐」,以摩根士丹利證券為例,評估和碩與鴻海合理股價所享有本益比都是10倍,差別僅在於今年每股獲利預估值的不同,加上和碩又有龐大轉投資部位,對股價都是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