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雲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31 21:36

林佩樺:自住客能各取所需 房市才健康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玲採訪整理】
高雄發生氣爆事件震驚全國,重大傷亡令全民感同身受,來自海內外各界的捐款湧進,友友、隆大、城揚等數十家高雄建商暫停施工中建案,更整合出四大組工班進駐災區展開重建,目前正以每周修繕50戶的速度直接救援,表現出人溺己溺的態度令人感動,希望早日恢復高雄安全、宜居的城市風貌。
近年全台灣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各地房價持續上漲,並引起政府注意,甚至祭出各種打炒房政策,造成目前房地產市場趨於平靜,一般受薪階級也大嘆買不起房子,導致建商雖多半是賺取營建加工的合理利潤,但還是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
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與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公會合計捐出5,500餘萬元外,災區目前最缺的就是工人,建商長年累積的龐大施工人脈,原本是為己所用,如今全部派上用場,到災區挨戶進行修繕,甚至建案工程耽擱也在所不惜。過程中雖有災戶表明願意付擔費用,但建商全部自行吸收,讓災戶減輕壓力。
就事論事來說,建築工地最重要的就是施工進度控管,一旦工程出現延誤,不僅銷售、交屋往後延,產生的成本資金壓力將變得沈重,尤其銀行利息更是龐大負擔,但現在看來,建商完全不在乎個人利益,而是以公眾事務為優先。
根據統計,包括凱旋路、二聖路、一心路、三多路、武慶路、瑞隆路等氣爆災區,受損民宅上千戶,民眾返家進行重建,出現找不到工人及部分修繕工傳出哄抬價格情形,公會見狀展開動員,友友、隆大、城揚等大咖級建商,與20餘家同業整合成四大工班,各自要求長年配合的工人從建案轉移到災戶工作,加快重建腳步,這對災區來說彷彿一場及時雨,化解專業工作人力不足問題。
整體而言,建築業是火車頭工業,繁榮的房地產市場,可以帶動鋼鐵、水泥、建材、裝潢、家電、汽車、金融等關聯產業發展,因此先進國家對建築業的成長指數相當重視,認為房地產市場在經濟發展扮演重要角色。
台灣情況也不例外,房價若能合理成長,民眾資產價值相對提升,抵押借貸金額可增加,不論是投資或理財都有正面影響,站在不動產開發公會立場,也不歡迎房價狂飆式起伏,高所得者住豪宅,一般民眾都買得起自住的房子,各取所需才是健康的市場走向。
這次氣爆災變,親身體會到建築同業能放下各自利益,積極從事公益救災,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相信對房地產市場來說,可以產生正面效益。
尤其高雄經過近年發展,城市變得美麗,一場氣爆雖凸顯出工業城市長年背負的包袱,但相信經過陣痛整治後,高雄城市必能早日恢復安全、宜居的風貌,對房地產市場而言,應屬短空長多。
(本文作者是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秘書長林佩樺)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