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y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14 14:17

人民幣新增貸款 大減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13)日公布,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3,852億元(約新台幣1.93兆元),較市場預估減少將近一半,讓外界擔心大陸經濟復甦情況不如預期。人行指出,這樣的變化因6月基期衝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因素相關,目前兩者仍在合理區間。
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新增人民幣貸款在6月飆升後,7月卻大幅減少,反映大陸政府對債務規模迅速擴大的擔憂,因而抑制貸款規模。
在人行公布數據後,上證指數一度由升轉跌,午盤跌幅來到0.63%;投資人情緒在午後漸穩,盤後收報2222點,微升0.06%。
人行數據顯示,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增加3,852億元(約新台幣1.93兆元),創2009年12月以來新低。與6月的人民幣1.08兆元(約新台幣5.4兆元)相比下滑64%;若與2013年同期相比,則下滑45%,下滑幅度相當大。
人行表示,6月貸款大幅衝高,消耗較多高質量貸款項目儲備,金融機構需要一些時間以做補充。加上7月存款季節性明顯下降,存貸比上升,金融機構相應調整貸款的投放進度。
路透及華爾街日報引述調查機構針對7月貸款數據所作的預測,多半落在人民幣7,500億元(約新台幣3.75兆元)左右,不料昨日公布的數據卻與市場預估相差近一半。
昨日同步發布的7月社會融資總規模,也從6月的人民幣1.97兆元(約新台幣9.8兆元)降至人民幣2,731億元(約新台幣1.36兆元),創2008年10月以來最低增幅。
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則來到119.42兆元(約新台幣597兆元),年增率13.5%,低於預估值14%。另因存款明顯回跌制約銀行信貸投放,同期人民幣存款大減1.98兆元(約新台幣9.9兆元)。
路透援引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在經濟剛穩定同時,融資大幅下滑,將使經濟下滑的壓力提前在第4季前顯現。
中銀國際資深經濟學家葉丙南指出,這兩個月波動大,人行的貨幣政策將保持平衡,但第4季的降息可能性會大於降準。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認為,7月數據顯示銀行中長期貸款傾向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則被拒於門外;7月數據屬於極端現象,8月將回歸正常,對第3季整體經濟影響不大,短期不會出現降息等調控措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