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邊一朵雲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2-27 15:20
03/02號傳真稿筆記(林羿)
與金融海嘯搏擊的 美國基金投資者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房地美、房利美被美國政府接管,以及全球最大保險公司AIG不得不接受美國政府巨額救援才得以起死回生…等,一系列事件所引發的金融海嘯,對美國共同基金的投資者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特別是2008年9月和10月兩個月份,美國共同基金業遭受了其歷史上最慘重的淨贖回量。
但是從2008年11月份開始,基金的贖回額度和速度都有明顯的減緩。到2008年12月份,美國基金業又呈現了淨申購的局面。縱觀整個2008年,在金融海嘯爆發前的8個月中,美國基金業所呈現的是月度淨贖回與淨申購此起彼伏的現象。但總體來講,在這段時間裡,每月的淨贖回或淨申購僅徘徊於3%和-5%這個範圍內。而且,大部分的美國基金投資者在這8個月中,主要是將投資於股票類基金轉入固定收益類的基金,總共將970億美元投資於債券基金,而從股票類基金贖回了740億美元。
就整個2008年全球的年度基金申購和贖回情況來看,美國基金業仍享有淨申購4200億美元的傲人記錄。這與同樣遭受金融海嘯衝擊的歐洲形成鮮明的對照──歐洲的共同基金業各類資產總額在2008年遭受了5000億美元的淨贖回!亞洲基金市場也享有了800億美元的淨申購。其中,中國基金業的淨申購量最大,雖然絕大部分的淨申購資金投資於貨幣市場基金,但仍有360億美元。而美國基金業的情況類似,在所增添的4200億美元的淨申購中,大部分資金投入了貨幣市場基金,而股票和債券類基金則由於淨贖回,分別喪失了2%左右的管理資產
金融海嘯對美國基金業的影響
2008年的下半年裡,只有在金融海嘯爆發的9月份,美國共同基金的全部資產類(股票、債券、混合、貨幣市場)都出現了淨贖回的現象。僅這個月,股票類基金的淨贖回為561億美元,混合類基金的淨贖回為65億美元,而債券類基金的淨贖回則為8億9800萬美元。就連最為保險的貨幣市場基金,不管是繳稅型還是免稅型,也受了875億美元的巨額贖回。
到2008年10月份,雖然淨贖回總量的趨勢進一步惡化,但貨幣市場基金卻出現了淨申購的逆轉。股票類基金和混合類基金分別遭受了-20.6%和-14.9%的淨贖回,使整個10月份的基金淨贖回達到了-10.2%,創造了美國基金史月度淨贖回的最高紀錄。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的基金投資者將近1900億美元的現金,存入銀行的存款帳戶,以尋求安全港。
2008年9月份和10月份的淨贖回量,證明是美國整個基金歷史上單個月份中,淨贖回額度最高的兩個月。從11月份開始,淨贖回就銳減到394億美元;而到了12月,情況進一步好轉──淨贖回的數額降到了290億美元。
除了9月份貨幣市場基金遭受了875億美元的淨贖回以外,10、11和12月3個月份裡,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都分別享受了不同程度的淨申購,其中以10月份的淨申購數額最大,達到1421億美元。進一步表明,即便是金融海嘯全面爆發後,美國的基金投資者並沒有完全從基金投資中撤出,而是有選擇的將更多的資產投資於更為保險的資產類基金中。
基金贖回潮未對美造成衝擊
雖然美國股票類基金在2008年10月份遭受了高達723億美元的淨贖回,是美國基金史上單個月份中從股票類基金中淨贖回的最高數額,但這一贖回量僅占當時美國證券市場中股票類資產的2.17%;而在1987年爆發黑色星期五的股市崩盤的一個月中,股票類基金的淨贖回則占了當時整個股票類資產的3%。
因此,從歷史分析的角度來看,2008年10月份金融海嘯全面爆發後,股票類基金的淨贖回所占股票類全部資產的比例,還沒有達到1987年股市崩盤後的程度。
此外,從金融海嘯爆發之後到11月底為止,美國基金投資者的基金淨贖回,僅占當時全部共同基金資產的3.3%;而在2000年3月科技股泡沫破碎導致那斯達克暴跌80%、道瓊指數下降了30%之後的3個月裡,美國基金投資者的基金淨贖回,達到了當時共同基金全部資產的4.3%。
這些資料表明,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造成的基金贖回浪潮到年底為止,並沒有對美國基金業造成災難性的損害,更沒有對美國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造成嚴重的破壞。
基金投資者在金融海嘯反應理性
金融海嘯爆發之後,美國共同基金驟然劇增的淨贖回,反映了一部分基金投資者對美國金融體制和實體經濟在金融海嘯中,將造成的危害所產生的恐慌心理,這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美國基金投資者對這次金融海嘯的消極反應程度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平靜和理性的。
因此,金融海嘯爆發之後,一些基金投資者由於對市場突然的崩盤產生恐慌,同時擔心其他基金投資者會先於他們進行贖回,從而對其投資的基金造成更大的虧損,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往往會過早贖回基金。而這種心理和投資行為一旦造成一定的聲勢,必將影響相當一部分基金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投資決定,使他們大部分也會過早的贖回基金。
此外,目前正在興起的「行為金融學」也對基金投資中的「情緒風險」進行了研究。根據這一方面的調查和研究,美國的基金投資者在牛市造成大部分股票價格上升時,願意冒更大的風險投資於基金;而在股市低迷時,基金投資者又傾向於贖回基金。在股市上升時,基金投資者又容易蜂擁至被熱捧的基金,使這類基金的長期收益和回報反而不如被冷淡的基金。原因是基金投資者更願意投資於那些有「積極影響力」的基金,而使基金的價格上漲並導致其長期的回報率降低。
如上指出,金融海嘯的爆發並沒有造成美國基金投資者災難性的基金贖回,其贖回比例不管是從全部基金資產的百分比、還是整個股市資產的百分比來看,都還沒有達到歷史上最壞的水準。
美國基金投資者對金融海嘯所表現出相對較為理性的回應反映了兩個方面的因素:
奀q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以來,美國共同基金業飛速增長更多的,是由於大型的機構客戶和相對來說較為有經驗的散戶投資者追加其對共同基金投資的結果,而不是由第一次購買基金的新基金投資者所帶動的。
豸@個典型的、較為有經驗的散戶投資者,一般具有較長的投資期限和理念,因此不太對短期內證券市場的波動做出劇烈的回應。
贖回並非受暴跌影響
根據美國投資基金業協會(ICI)所作的一項調查,在過去近20年共同基金資產的增長比例中,45%的資產增長來自於機構投資者,其餘則大部分是已投資於基金的投資者追加其對基金的投資額度。機構投資者主要由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所組成。
一般來講,機構投資者對投資的基本原理有較好的瞭解,而且其投資期限和標的也更為長遠。此外,絕大部分增持基金的散戶投資者,都不是第一次投資於共同基金。在散戶投資者中,80%以上的基民已購買過共同基金;半數以上具有投資於股票、債券和年金的投資經驗。
ICI所進行的幾項調查還表明,一個典型的美國基金投資者是長線投資者,不太可能對短時期內股市的波動(特別是股票和債券價格的短期下降)做出草率的反應。比如,一項調查顯示,大部分基金投資者是為了退休儲蓄和其他長線的目標而投資於共同基金。還有一項調查表明,一個進行基金贖回的典型基金投資者,一般都已經投資於該基金5年以上;而絕大多數全部贖回基金的投資者,其聲明的贖回原因大多為投資策略的改變,不是對市場條件的短期反應。事實上,大部分全部贖回某一個基金投資的投資者,又將贖回的現金重新投資於另一個基金。一項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碎後贖回的調查顯示,只有10%的基金投資者回答贖回的原因是對市場暴跌做出的回應。
此外,調查還表示,大部分美國的基金投資者,對投資於共同基金所存在的投資風險有基本的瞭解。但是美國的基金投資者並不是完全理性,有相當一部分人仍然具有短期投資者的特點,對市場的波動會作出短線的反應而贖回基金。這項調查表明,大約四分之一第一次投資於共同基金者,對共同基金只有非常有限的知識。
許多基金投資者對投資於基金的風險只簡單的認為是資本虧損,很少有人更深的瞭解其他專門類別的風險(如利息風險或匯率風險等)。有些基金投資者的基金組合和他們所闡明的風險承受度不相吻合。然而這項調查仍然表明,基金投資者對不同類型的債券和股票基金所預期的風險及回報有較為準確的理解。他們還懂得分散投資投資組合可減少市場風險的原理。
展望2009 債券基金將出現淨申購
進入2009年之後,1月份的前3個星期美國的共同基金出現了1835億美元的淨申購,而在第4個星期又出現了115億美元的淨贖回。這進一步反映了美國基金贖回與申購活動隨美國整個經濟形勢和股市而波動的不確定性。
自從美國股市在2008年11月份見底之後,現在基本徘徊在8000點左右。有跡象表明,對市場暴跌驚慌失措而拋售基金的投資者,已經基本完成了贖回的活動。根據美國大部分對股市崩盤產生時投資者心理影響進行的分析來看,這種情況一般會在股市見底時發生。不管2009年美國的經濟形勢和股市前景會是如何,我預計,對於大部分持長線投資理念的美國基金投資者來說,出現災難性基金贖回現象的可能性不大。
此外,隨著最近信貸市場的逐漸復甦,投資級別的公司債券和評級較高的高收益債券,將為投資者提供較好的回報潛力。目前美國基金市場的最新資料表明,投資於這類債券的基金正獲得美國基金投資者的青睞。如果這種勢態繼續發展下去,今年美國債券類基金很可能會出現較為客觀的淨申購的局面。
美國基金投資者在金融海嘯中 投資行為的分析
根據華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古斯坦最近一項對共同基金投資者行為和基金贖回相互關係的研究,基金投資者除了在其贖回決定中考慮股市和其他經濟情況外,以下4個因素也在這一決定中起重要作用:
在對某種市場環境的反應中,「羊群效應」的傾向性和因素尤其產生明顯的作用。例如,該論文對2004年百能投資管理公司(Putnam Investments)基金的大量贖回進行了調查研究和對比。在美國證交會公布對百能從事擇時交易的違規行為將提起訴訟的消息之後,所觸發在隨後3個月從百能基金中的大量贖回所造成的損害程度,是基金經理被指控利用內線交易違規操作7年所造成危害的10倍。而由於共同基金是在基金投資者贖回指令上繳的第2天才進行交易,基於同樣的原因,贖回的成本並沒有反映在贖回的投資者的基金淨值中,而是由沒有進行贖回的其他基金投資者來共同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