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09-01-22 20:17

讓愛心充滿人間──序「愛心的故事」小冊

讓愛心充滿人間http://www.thwu.org/wu/story01_1.htm
http://www.thwu.org/wu/story01_1.htm
第1輯(1983年)
--------------------------------------------------------------------------------
‧序‧林有川 ‧王貫英 ‧劉天生
‧趙林月娥 ‧楊煦 ‧王添丁 ‧陳廖素珠
‧高政賢 ‧林慎靜 ‧陳俊賢
讓愛心充滿人間──序「愛心的故事」小冊
「協助改善社會風氣」是本基金會的宗旨之一,本基金會同仁於民國七十一年初,據此宗旨,擬出舉辦「愛心獎」選拔、贈獎、表揚活動的構想,本人認為很有意義,當即表同意。第一屆「吳尊賢愛心獎」的選拔、贈獎、表揚活動於七十二年四月舉辦,承蒙各方長官、友朋的協助及工作同仁的努力,得以順利完成,本人衷心感謝。
其後,本基金會同仁以廣為報導得獎人的愛心事蹟,當有助於愛心的發揚,所以決定刊印「愛心的故事」。
愛心是我們社會賴以和諧發展的最主要憑藉,第一屆愛心獎的十位得獎人,他們有的關愛學子,循循善誘;有的熱心公益,功在地方;有的捨己為人,澤惠廣被,其表現都足以感人,而其影響亦必深遠。
長年以來,本人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希望我們的國家富強,我們的社會和諧;我希望每一個同胞都有富足的生活,而燒殺擄掠又能絕跡於社會之間。那麼,我們生活的地方便是一塊不折不扣的樂土。
當然,這樣的一塊樂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它有待大家一起努力。希望愛心獎的活動和「愛心的故事」之刊行,都能在這個大工作上有一點點微小的助力。
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創辦人 吳尊賢謹識
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憑良知回饋社會的林有川
「行善事乃事要為他人分擔痛苦與解決困難」。這是榮獲第一屆吳尊賢愛心獎的林有川老先生的心願。他非常非常謙虛誠懇地表示:「在今天的社會上,默默行善和廣施愛心的人,實在太多了,我不過是略盡一點棉薄而已。」
◎十四歲才結束牧童生涯
林老先生今年已八十四歲高齡,世居南投縣草屯鎮,日據時期因接受教育不易,自十一歲開始,受雇替他人牧牛,十四歲才結束牧童生涯,旋往草屯鎮月眉厝修讀漢文。
十六歲開始嚐盡苦頭,他說:「當年父親突然病逝,留下我們四兄弟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了生活,排行老大的我,只好投靠在南投內轆開設雜貨店的舅舅。從此每天清晨必須翻山越嶺,遠至彰化縣員林採購乾魚貨,每次數量約六十多公斤,然後再步行背負而回,這種生涯,足足持續了五年之久。迨至二十歲時,才轉回草屯,受雇於草屯一家木材行,擔任收帳工作。」
◎稟於古訓為亡父還債
林老先生在投靠其舅舅其間,他曾完成一件令人感動的事。那是他父親生前欠人家一筆債務,死後仍未償還,他稟於古訓「父債子還」的傳統,於是省吃儉用,終於替其亡父還清了債務,使得債主大感意外,而且感動不已。
◎卅一歲是他一生轉捩點
在林老先生卅一歲那一年,堪稱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說,在木材界穿梭十多年,已結交不少知己,鑑於長期寄人籬下,不能出人頭地,於是向老闆表明欲獨立門戶,自行開設木材行。但是,當時他身上只有四百元的本錢,尚不足兩千餘元,欲自行開業營生真是困難重重。為了自立,他鼓起勇氣,向曾經償還父債的債主告貸,出人意外,這位父執輩的債主,竟慨然全數借用,而且答允收取低利。於是,林老先生就在碧山路租用兩百多坪土地,開始經營木材業。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多年來,他的木材生意一帆風順。從此,林老先生也開始廣行善事,默默濟助他人。
有人說林老先生「愛心」的孕育,除了父執輩老債主之影響外,慈母在他幼年時所施予的身教最大。
當林老先生十幾歲時,某一鄰居過世,死者家貧如洗,家屬無力買棺。林老先生的母親極為同情,乃將平日省吃儉用的儲蓄,全部捐給死者家屬購買棺木辦理喪事。除此而外,還不時濟助鄉里,林老先生自幼耳濡目染,慈母的行善愛心,乃深植他的心底。而為了創業,父執輩的老債主慨然相助,使其達成宿願,更是終生感激不盡。
林有川老先生自認事業稍有成就,純係恩蒙他人的濟助所致,為了回報社會,從他七十歲開始,擴大行善舉措:諸如發動地方人士拓寬產業道路、捐獻修造雙冬橋、國姓龜溝陸橋、國姓仙洞橋、草屯月眉厝橋、修築北投里路面。此外,每年捐助南投仁愛之家,並配政府冬令救濟,捐獻現金及白米等,真是不勝枚舉。
◎使他畢生難忘的兩件事情
在他眾多的善舉之當中,有兩件事最令他難以忘懷的:
──十五年前的某一天,他前往草屯北投埔散步,聞悉一位在布袋戲團擔任吹筒簫的樂手,不慎摔倒重傷致死,死者家屬因無錢買棺埋葬,非常焦急,但見一位熱心人士奔走募捐,結果因為當地居民並不富裕,僅募得近百元,尚差七百元,仍無濟於事。林老先生了解實情後,乃迅速回草屯市街某棺木行,請該行送一具棺木去給喪家。不料死者身材魁梧,須用大型棺木才容得下,還要多花一百多元,喪家無力湊足,萬分焦急。林老先生據報後,立即補足百餘元,總算圓滿解決。家屬感恩不盡,當地居民也紛紛稱頌大好人。
──數年前,他偕老伴前往國姓鄉清德寺拜佛,聞悉當地居民希望拓寬清德產業道路,共需經費六百萬元,當時的南投縣長劉裕獻僅能依照規定,給予三對等補助,亦即縣府二百萬元,公所二百萬元,餘二百萬元由地方民眾負擔。但當地民眾始終籌不出錢來配合,林老先生於是自動捐獻,並親發動募捐,結果產業道路順利完成,農民稱頌不已。
林老先生育有三個兒子,均已成家立業,且極孝順,更能尊敬長上,友愛兄弟,生活非美滿。為此,民國六十二年間被縣府選拔為孝悌楷模家庭,誠屬難得。
雖然,林老先生年已八十四,但仍耳聰目明,步行自如,且經常偕老伴到各地佛寺拜佛,是一對很虔誠的佛教徒,老倆口深信「因果報應」、「好人有好報」。
據林老夫人胡隨透露,她的婆婆曾經死了兩次而復活:一次在五十歲時因心臟病發作,突然逝去。一時全家忙成一團,但在短暫時間後,她婆婆的心臟突又續復跳動而甦醒過來,家人破涕為笑,鼓掌不已。事過十年,歷史重演,又是一次死去活來。迄至七十九歲,婆婆才真正離開人間。若不是生前做了許多善事,豈能多活廿多年?
◎不愧是慈悲為懷的善士
這位也經常默默濟助他人的林老夫人又透露:他的先生林有川在七十四歲那年的某一天,因為不小心,在下樓時滑倒,滾落十五層階梯下,一時頭破血流,不省人事,迅經家人送醫急救,在頭部縫了九針,手部縫了四針,結果挽回一條老命,更奇怪的是,縫合處卻看不出傷痕,真是感謝菩薩保祐。
隨著子女分別成家立業,再加上年事又高,只好結束了木材生意,現在定居草屯鎮草溪路一O八六號一棟臨街樓房,雖然另有臨街六棟平房店面出租他人,但其自宅客廳僅有四坪大,室內佈置得非常樸素,其一生節儉,由此可以概見。
此外,林老先生養生有道,每天早餐皆進食蕃薯稀飯,這是得到前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所倡導,如今已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而且感覺消化極佳,林老先生還特地引導筆者觀看牆角堆滿了肥碩的蕃薯。
林有川老先生平日喜歡到處走走,並且與好友聊天,但若聞有民眾疾苦無助,必自動捐助,最近有許多親朋戚友及子女們,紛紛勸其倆老參加旅行團出國觀光。事實上,以他的經濟能力,實綽綽有餘,然而林老先生卻婉拒出國觀光,他認為不如將這些旅費,都移作有意義的善事,來得心安而更踏實,誠不愧是慈悲為懷的大善人。
拾荒助學名揚中外的王貫英
清初山東堂邑人武訓三歲喪父,以乞討所得奉養母親。母親死後自恨未曾讀書識字,乃繼續行乞,省吃儉用地將所得積蓄下來,陸續購地興建「義學」,供貧寒子弟唸書,而成為名傳青史的賢者。
◎被世人譽為「現代武訓」
無獨有偶的,數百年後的今天,山東東平人王貫英以拾荒度日,卻將辛苦得來的錢,一分一毫地儲存下來,供作學生清寒獎學金,並創立圖書館,購書分贈國內外各大中學圖書館,這在當今人慾橫流、世風不古的社會實屬不易,他並不是書中的人物,而是活生生的現代人,從他的事蹟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輝。
走進中華路二段三百零一巷一之一號地下室,一股說不出的特殊味道迎面撲來,一張長桌橫在樓梯前方,視線所及都是書牆,地上有數灘水漬,這就是「貫英圖書館」,而「現代武訓」王貫英老先生就住在這裡。
由於事先約好,王老先生並未出門拾荒。一位市立圖書館派往幫忙作書籍整理、編目的傅小姐,請出正在休息的王老先生。眼前的王老先生,七十九歲的臉上,刻劃著一生的閱歷,瘦骨嶙峋但身體硬朗,腦筋清楚,和善而健談。
王老先生字俊三,小字常山,出生在家道小康傳統的耕讀世家,幼年曾入塾讀古書四年,而培養出博覽群書的興趣,後因土匪猖獗而停學作了莊稼漢,但農餘之暇仍勤讀不輟。
九一八事變起,王老先生痛東北淪陷而蓄報國之志,乃棄耕作而當兵。廿三年考入軍校,畢業後轉戰南北。
廿六年與日軍作戰時,遭共匪偷襲被俘,受盡無數痛苦,自此深深種下對共匪深惡痛絕的信念。嗣逃出摩掌後,匿居岳父家,因感覺民間不了解共匪叛亂真相,深悟非反共不足以生存,非抗俄不足以求國家自由獨立,而決定行乞救國。
◎發下廢物興學的大志願
民國卅八年,王貫英編撰了「反共三字經」等反共歌謠,毅然棄嬌妻、別愛女,以五毛錢旅費奔走東南各省,以「山東義丐」之名沿途乞討,從事義務的反共宣傳,希望各地民眾徹底了解共匪禍國殃民的真面目,增加反共意識,他這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行徑,也使他從此步上流浪生涯。
廣州淪陷後,他變姓易籍到達海南島。之後又隨軍來台,仍以行乞方式走遍全省,將「反共三字經」、「毛澤東十大罪狀」等二十餘種淺顯易懂的宣傳品散發民眾,並以簡明的歌謠激起民眾對匪黨的認識。
王老先生同時也是一位篤信中華文化道德的人,他認為中華文化是反共力量的泉源,每一個有血氣、有人性的人,都應棄捐一已的私欲身體力行,惟其如此,中華文化才能復興,共匪邪說才能徹底消滅。他曾說:「數十年來,我認定了一項真理,就是唯有復興中華文化,世界才會太平,因此,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必定竭盡一己之力,為弘揚中華文化而奮鬥到底。」
民國五十七年,這位山東義丐發下「廢物興學」的宏願,開始把撿破爛賺來的錢儲存起來,集腋成裘地創辦了清寒學生獎助學金,受惠的貧寒學子一年曾達廿七人,支出新台幣一萬餘元。
王貫英老先生認為外國人過份天真,不懂得反共,並感於國際姑息氣氛日濃,為使海外人士對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有所認識,因此將拾荒積蓄的辛苦錢,購買了四書五經、廿五史、資治通鑑、蔣總統秘錄等書,贈給美、英、德、法、加拿大等國及阿根廷、韓國華僑中學與緬甸密支那難胞,國內的許多學校、圖書館也接受他的許多贈書。
民國六十七年,先總統 蔣公逝世三週年紀念日,他更成立了貫英圖書館以造福民眾,發揚固有文化,深為國內外輿論界所稱許。王老先生來台後,每日工作讀書之餘,並勤習毛筆字,也寫日記以誌感想,他的詩被評為「率真醇善而富拙趣」,已集結成「拾荒者手冊」一書出版。
這為畢生以愛國反共、復興文化為職志的老人之一生,雖飽經憂患坎坷的歲月,卻依然堅強奮發,神采瞿爍而樂觀。他表示,一生中最高興的是「思想與行動配合」,不過,因為此地的國宅社區讀書風氣不很盛,加以台北市又多設備好而舒適的公立圖書館,貫英圖書館的藏書雖頗豐,前往閱讀的人卻不太多,使他微感遺憾。
◎雖已年近八十身健如昔
的確,貫英圖書館的藏書量實在可觀,區公所提供的這間地下室有兩百坪,隔成數個小間,一面面書牆上排滿了琳瑯滿目的書籍,還有許多擺不下,只好堆在小房間中間,但這間地下室每逢下雨,水溝的水會從牆上滲漏出來,因此他與傅小姐經常將水掏乾,那些書也用磚頭墊高,其中編目的便有三萬餘冊,堆在地上的就未統計了。
王老先生來台後並沒有深交的朋友,他說「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窮人交朋友須巴結諂媚,何必折節攀緣?這也可見他卓犖不群的風範。
但王老先生在當地的人緣卻很好,據圖書館隔壁的鄰居李太太表示,王老先生很喜歡小孩子,小孩子也喜歡找他玩,每次他出去拾荒時,孩子們都「王老公公,王老公公」地喊不停,在附近還有「乞丐王子」之稱,王老先生為人和善,他自己說,快近八十歲了,從沒有發脾氣罵過人呢!
貫英圖書館裡的傅小姐也說,王老先生以拾荒所得創辦圖書館固然可佩,更叫人欽敬的是他好學不倦,年近八旬仍然每天皓首窮經地孜孜勤讀,「他可以說是活在自己的理想中,且為此理想忍受著地下室中,不暢通的空氣與滲漏的地下水,我每天過一段時間就要上去透透氣,他卻每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且從不生病,也沒有風濕,這也是他的過人之處。也許是堅強的意志力使然吧!」
在他的「拾荒者手記」中,有一段「小說終不讀,心慕孔孟言,養心多賴此,立志竟忘年,年雖近七旬,服務心未滅,以我七尺身,願潤百物鮮」,就是他終身職志的寫照了。
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氣度,在王老先生的觀念中,從來沒有自我,雖然生活清苦,但他從不求人,也從未想到改變,如地下室的通風不好,滲漏水嚴重,也找不區公所修理,他說只要晴三天,積水就沒有了,何必麻煩人家呢,這裡比起以前的房子來,已經好太多了。這也可以見他隨遇而安、與人為善的一面。
王老先生的拾荒範圍多在南陽街、漢口街、衡陽路一帶,他說:「現在除了舊報紙以外,已經沒有破爛好撿了,我每個月的收入已不到五千元。但是慢慢來,過去沒有錢,還不是有辦法成立圖書館,目標確定便行了,不要灰心,慢慢來總會達成的。」的確,三萬多冊新舊圖書便可為這番話作最佳詮釋了。
◎希望年輕人要充實自己
去年金鼎獎,王老先生獲得一座「武訓精神」特別獎,當籌備單位演習領獎時,遍找王老先生不著,經以電話聯絡,原來他還在家中仍未出門,籌備單請他立即坐計程車趕來,否則就遲了,他回答說:「獎可以不領,金錢不可浪費,我寧可騎三論車去,計程車費得留著購書充實圖書館。」涓滴為他的圖書館努力,刻苦耐勞的精神是現代年輕人最值得學習的。
目前,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年輕人多來看書,多利用這個圖書館。」據傅小姐說,地下室由於通風不良,很少人願留在那裡看書,區公所應想辦法改善,以達成他的願望。
辭別了出來,一回頭,王老先生已經拿著書在看了。在這個文憑主義盛行的社會中,王貫英老先生堪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寒儒」,從他身上,更可以深切體會到「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真義,他獲得吳尊賢愛心獎,實在是實至名歸的!
為善不欲人知的劉天生
卅年來默默行善的劉天生說:「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我受過別人幫忙,當然也要盡量幫助別人,這個社會就是要這樣傳續下去才對!」
劉先生的善舉,雖然皆以不具名方式捐助別人,可是有時候事機不密,還是被發現了,以致劉天生先生的客廳裡,仍有不少獎勵他熱心助人的獎狀,其中一張是當選為全國好人好事時受頒的。不過,正式上台接受表揚的經驗倒是沒有,此次當選為「第一屆吳尊賢愛心獎」得獎人,被擴大公開表揚,還數首次。
「其實很多人都在濟助別人,我捐助的錢並不比別人多。」劉天生謙虛地表示。劉先生話雖如此,然而,能在卅幾年間持續助人的事例並不多,他的懿行能持之以恆乃是最可貴之處,也是此次能再獲獎的主要原因。
◎光復初期即已默默助人
現年六十八歲的劉天生先生早在光復初期就開始了濟助別人的行動。他常詳閱報紙上的新聞報導,得悉某人急需救助時,就寄上一筆捐款而不具名。他的捐助是不分宗教的,台北市立愛愛救濟院、私立仁愛教養院、盲人福利協進會以及其他慈善機構等,均接受過他的濟助。
不久前,他聽說苗栗天主堂所屬啟智中心,熱心社會服務卻沒有電話,家長與該中心連絡頗有困難,乃迅即捐贈一具,以作為該機構推動服務工作之用。又聞高雄福利協進會也缺電話,盲人有事連絡,總要親自到該會接洽,頗不方便。他知道後,也立即捐贈電話一具,並且另花一筆錢,選擇利於盲人撥用的號碼─五五九九OO,他的愛心與細心,造福了當地盲人,從此無須再在黑暗中摸索到盲人協進會去洽辦事情。
在民國六十七年,中部唯一的痲瘋病院,因外援斷絕而面臨停辦危機,劉天生從自立晚報看到這則消息後,非常同情這些無處就醫療養的病患,乃捐贈一輛救護車,以配合衛生處指派醫師,作巡迴治療服務,並且每月捐助萬元,工作為醫療費用。
除此之外,他經常透過區公所濟助貧戶。去年更發起他所居住的建成大樓內所有住戶,自由樂捐,總共募集了十餘萬元,存進區公所,成立了「睦鄰互助急難救助基金會」,源源不斷地供應救濟金,由區公所負責發放給亟需幫助的人。
是什麼原動力激發了劉天生先生的愛心呢?他娓娓道出他的生平往事。
日據時代,劉天生先生在國民小學畢業後,即經營牛奶配銷生意。太平洋戰爭時,他曾被徵召充當日本軍伕,發配到新幾內亞去當苦工,直到日軍投降,他才非幸運地於戰後回到故鄉台灣,開始了他為事業奮鬥的生涯。
起先,他到高去經營鐵材生意,但在經驗全無的情況下,生意失敗。乃於民國四十一、二年間回到他的台北老家。他形容自己生意失敗,就像被解除武裝的士兵一樣,真有走投無路之感。此時,家中妻小嗷嗷待哺,他必須負起生活重擔,雖然曾有朋友願意濟助他,可是他自認年輕力壯,不應被失敗所擊倒,於是堅強地站起來,出賣勞力,賺取微薄的生活費。在他生活最苦的時候,以踩三輪車載客為生。
經過一段困苦日子,他的命運有了轉變,一位名叫陳祥聲的生意人願意資助他做生意,除了出資之外,還不斷教導他經營之道,使他在經商的歷程上,獲得不少商場經驗,對他日後從事生意助益匪淺,加以高雄的高興鋼鐵公司負責人呂姓兄弟,也一再協助他,終於使他的事業奠下了穩定的根基。
在辛勤不懈的努力下,現在他已是臣偉鋼鐵有限公司、陳泉泰行有限公司及賽喬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雖不能算是巨商富賈,但總是經過漫長堅苦奮鬥、勤儉自勵的日子,白手起家,而能獲致目前的成就,殊屬不易。
因此,劉天生先生得到一個結論:生意成功的三大因素是命運、機會和朋友,尤其是朋友相助,至為可貴。他的一生中,就是遇到了貴人相助,才有今日的局面。
他生活稍微安定下來之後,對於那些曾幫助過他的人不僅早已銘感五內,並亟思報答,唯苦於不知如何著手。就在此時,他看到一本雜誌,述及一位美國人在旅途中,於下榻的旅館裡,遇到一位失意得想自殺的人,問明原委,方知是生活潦倒所致,乃慷慨解囊相助,挽救了一條生命,而這位美國人還堅持不肯透露姓名,只告訴那位失意的人,在生活安定之後,不要忘了去幫助別人,讓這個社會更和諧、更安定。
◎別人跌倒時要扶他一把
看到這則故事,他內心深受感動和啟示,覺得必須發揮愛心,關懷別人,照顧別人,這個世界才能更祥和、更美滿,於是從那時起,他展開了默默行善救人的工作。
後來,他又在一本書上看一篇文章,刊載一為日本人生意失敗後,以撿煙蒂和垃圾賣錢維生,結果他成功了,經歷自己曾經貧困之苦楚,乃不時地幫助他人,為人解決急難。這則消息,更堅定了他助人為善的決心。
在二、三十年前,由於人們生普遍貧苦,濟助別人的事例並不太多。貧者無力助人,富者不願為善,以致貧窮者生活難得改善。劉天生先生說,當時想暗地裡幫助窮人,是很容易的事,一筆小錢或一些糧食衣物,都可以助人度難關。
到了現在,社會上濟貧、捐助的風氣興盛,而真正的窮人卻不多了,有些不窮的貧戶把別人濟助的米又拿去賣,使得捐助者的美意被抹煞了;有少數捐助者則為了沽名釣譽,也扭曲了行善的美德,凡此種種,導致助人善行常常發某些後遺症,因此改善社風氣是當前急務。
劉先生強調,他的原則是「救急不救貧」,因為「千家富不能蔭一家貧」,貧窮者若不能在別人的濟助下自立起來,再富有的人也不可能長久幫助他的。他說,幫助有急難的人度過一時的難關,就是他跌倒時要扶他一把,讓他站穩了腳步,再繼續獨自走上前程,每一位接受幫的人,都應如此體認。
◎為別人設想的胸襟難得
目前,劉先生的四位公子和四位愛女均已長大成人,除了在德國攻讀建築學位的小兒子未婚外,其他兒女均已成婚,他共有十四個孫子,二個曾孫,家庭和樂。他身體健朗,兒子幫著他經營生意,他已漸退居督導地位,閒暇之餘,唯一的嗜好是打高爾夫球。
「吳尊賢愛心獎」所頒發的獎狀及評定書,將使他的客廳更加充實。
從劉天生先的事蹟,我們知道,他不但素具愛心,更難得的是他能為別設想,這種胸襟實在令人敬佩。
推食食人惠及孤兒的趙林月娥
穿過迪化街繁囂的布市,轉入一條僅容機車通行的幽暗窄巷,在巷道盡頭,「吳尊賢愛心獎」得獎人之一──趙林月娥就住在這裡。
巷內濕氣很重,在十三號門牌前,我停下腳步,猶疑地步上水泥階梯,在老舊的木門內,一位身著圍裙的老婦正與一位老先生閒聊。我說明來意,老婦人用生澀的國語低聲說:「我就是趙林月娥。」
趙女士有些受窘的樣子,站在那裡彷彿不知所措似的,當我徵詢她,我們以台語或國語交談比較方便時,她說:「台灣話卡好。」搓搓油膩的雙手,低頭看看自己腳上的布鞋,她坐了下來,卻不知如何開口。
「我實在很意外,我並沒有做什麼嘛!」他柔聲地說,眼睛不敢注視對方。「好生育幼院送來一份資料,要我填寫,還要貼照片,說是要寄給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參加愛心獎的選拔,我那有資格參加,我沒那麼好,就把表格丟在那裡好幾天,沒去碰它。」她的女兒在一旁接腔:「表格是我們幫媽媽填寄的,想想人家也是一片好意,怎麼可以輕易辜負呢?」
◎供應孤兒飯菜十年不輟
結果,在基金會詳細查訪之後,鄰里一致稱讚她的為人,她的愛心完全是出自內心。十幾年來,好生育幼院每天都來帶走飯菜,供院童們食用,至今不輟。於是經過評審確定,她成為十名得獎人之一,使她又意外、又緊張。
這時門外跑進幾個活潑的小孩,是她的孫子,慈祥地抱起小孫子,緊張的情緒也鎮安下來,臉上浮現慈愛的光輝,繼續娓娓地述說著:「十幾年前,我女兒在報上看到好生育幼院經濟困難,院童須要協助,實在很可憐,想想,我每天包飯總要剩下一些飯菜,丟了也可惜,何不送給他們吃呢?」
從此,她每天不分寒暑地把飯菜長安東路的好生育幼院去,過了一段時間,院方自行派人來取飯菜,她就輕鬆多了。她甚至常多煮些飯菜加以冷藏,待院方來提取,院童常常會叫著:「提不動了!」目前該育幼院已搬往關渡,每天仍按時派兩名院童搭車到家裡來提飯菜。
怎麼會想到做包飯生意呢?原來,在廿三、四年前,她的小兒子才二歲時,她的先生即因腦溢血而致行動不便,無法再經營電器生意。從此,生活重擔就壓在她的雙肩。一個國小畢業的婦人,膝下又有七個子女,她又能有什麼謀生能力呢?為了照顧幼小子女,和服伺臥病的丈夫,她又無法出外工作。正好趙先生的朋友在迪化街經營布行,需要人供應午餐和晚餐,於是她就做起包飯工作,當時每人每餐是六元。
◎迪化街的包飯由她開始
起初,約有十幾個人包飯,由於她的勤快和精心烹調,漸漸受到歡迎,迪化街一帶的商店均要求向她包飯,客戶愈來愈多,生意蒸蒸日上,客戶最多的時候,竟超過二百於人。
客人一多,她就更忙碌了,雖然僱人幫忙,可是採購及配菜工作,仍由她一手包辦。每天清晨五點鐘,她就摸黑到中央市場採買,回到家裡即開始洗米、洗菜、切菜、配菜等工作,然後下廚烹煮飯菜做好了即開始分裝,分別送到客人店裡,稍後再收回碗筷,加以清洗,通常工作要忙到下午一點多才能休息。
小睡片刻之後,約在下午四點鐘左右,她又為晚餐開始同樣的工作,不過午餐和晚餐雖同是四菜一湯,內容卻完全不同,她的菜單是變化多、絕不重覆的。
她說,迪化街的包飯是由她開始的,由於生意不錯,後來又增加好幾家包飯商,現在競爭激烈,幾乎沒有利潤可言,雖然每人每餐的費用已逐年提高,目前每人三十元,可是物價也漲得太快,尤其最近菜價高昂,生意實在不好做。她的兒女均已成長,可以奉養她,再三勸她不必再勞累,可是她實在丟不下這份已經做了二十餘年的工作。
六十四歲的趙林月娥,每天晚上須忙到九時許才能上床休息,整日操勞,但她沒有怨言,因為她覺得能為人解決食的問題,也是一種快樂,能把飯菜送給育幼院,讓院童們多吃一點,她更感到欣慰,想到這些,她的辛勞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竭盡能力所及幫助孤兒
目前由於同行太多,她的客人也漸分散,只有十餘人包飯,這麼一來,她每天只需二位幫手就夠了,工作輕鬆不少,她說:「年紀大了,客人少一點也好。」由於兒女們都反對她再做生意,她考慮在這一、兩年內退休,但是即使不做包飯生意,她仍將在經濟能力許可的範圍內,盡量幫助育幼院。
談話至此,幾個小孫子在客廳裡轉來轉去,她一面說話,一面還要幫孫子修理玩具。雖然她只跟丈夫及小兒子同住,可是家中永不寂寞,兒女、孫子不斷地往家裡跑,依舊是個充滿熱鬧和快樂的大家庭,她盡情享受這含貽弄孫之樂。廚房的工作使她的頭髮、雙手及圍裙沾滿油污,可是小孫子們毫不在意,喜歡坐在她的腿上聽她講話。
◎樸實無華虔誠的佛教徒
趙家狹窄而擁擠的客廳內,毫無家具擺設,沒有沙發也沒有茶几,更沒有亮潔的地板,只有泛潮的水泥地,一張書桌及一部機車就佔去客廳的三分之二面積,破舊的布幔遮不住鴿籠般的房間,空間是如此小,擺設是如此簡單,可是泛黃的客廳牆壁上,卻設有一張不小的供桌,紅燭高照,香煙裊繞,趙女士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宗教信仰豐富了她的生活,雖是家境清寒,她卻滿懷愛心,持續不斷地濟助他人。
第一屆吳尊賢愛心獎所頒贈給她的評定書上寫著:「趙女士經營包飯小本生意,祇以微薄力量,每天捐助飯菜給育幼院,照顧孤兒幼童,經年累月,已歷十餘載,且默默行善,不求人知,顯示宅心仁慈,及人之幼,不遺餘力,善舉可風。」
確實,她是一位謙和、樸拙、賢慧而充滿愛心的婦女,今日得頒愛心獎,乃是實至名歸,足資楷模。
<本帖最後由 平凡 於 2009-01-22 20:24 編輯 >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