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大星 發達公司顧問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1-17 14:55
1/19號傳真稿筆記(黃聰斌)
中資會鎖定十五檔台股
過去政府對於國際資金來台投資有兩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一九八七年十月解除外匯管制;另一次是一九九一年開放QFII,而這兩次後來都讓台股上萬點,而這次中資來台,國際熱錢湧入,台股未來再上萬點的機會非常高。
馬政府為了拯救低迷的股市,於去年底通過「陸地區投資人來台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管理辦法」希望藉由大陸的資金讓台股起死回生,而以過去政府開放國際資金都能讓台股演出一波資金行情看,不排除中資來台投資也將會讓台股再現高峰;若中資來台啟動台股的資金行情,那中資中意的相關股就值得留意。
金融風暴讓台股跌得東倒西歪,為了刺激低迷股市,金管會去年七月三一日提出適度開放陸資投資國內股市方案,並於去年十二月四日通過大陸地區投資人來台從事證券投資及期貨交易管理辦法,而此法通過後,中資將可正式來台投資,今年將是中資來台投資元年。
國際資金解禁 創造二次萬點行情
面對中資這股新資金的挹注,台股後市行情將值得期待。雖然目前市場對於中資來台都抱持觀望態度,認為大陸自己都有股災,可投資的QDII已經大幅縮水,而且大陸證監會規定QDII境外投資不得超過該基金總額二成,因此實際上可以來台的資金相當有限。
但投資人不要忘了,過去政府有二次對於國際資金入台鬆綁動作,最後都成功點燃台股萬點行情;一九八七年政府為了吸引外資來台投資,當年十月宣佈解除外匯管制,台股在國際熱錢湧入,一九九○年指數飆至萬點;另一次,一九九一年政府開放QFII,雖然此政策鬆綁沒有馬上讓台股飆至萬點,但大盤也從三一四二點反彈至六三六五點,點燃一波小波的資金行情。
一九九六年MSCl把台股納入新興自由市場指數,讓QFII這時才放心大舉進入台股,進而一九九七年八月再度把台股推向萬點。
從過去政府對於國際資金管制鬆綁,最後都能讓台股演出萬點行情的經驗看,因此這次中資入台投資讓台股重回萬點的機會不是不可能,或許短線在金融風暴的籠罩下,台股要上萬點似乎不容易,但只要全球經濟面轉佳,中資匯入點火,台股再度上萬點機會就非常高。
陸資會從戰略性考量佈局
若中資要進軍台股,會從戰略性角度思考,大致會朝二方面選股。第一、產業的獨特性,如晶圓代工龍頭的台積電(2330),IC設計的聯發科(2454);智慧型手機的宏達電(2498)及面板的友達(2409)等四檔。
晶圓代工、IC設計、智慧型手機及面板等四大區塊是目前中國企業技術能力所不及的,而且也是全球龍頭產業,加上中國大陸目前沒有相關的公司掛牌上市,因此這些公司最有機會成為中資在台最想佈局的個股。
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佔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約五成左右,雖然大陸政府近年相當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拉攏中芯及宏力兩大台資企業赴大陸設廠,但礙於美日對於輸入中國半導體機台的限制,使得宏力及中芯半導體經過多年的經營,始終技術趕不上台積電,成為中國政府心中永遠的痛。
因此,中資來台投資,當然台積電將是非常重要的標的,可藉由投資達到了解台積電,並左右台股。而最近香港匯豐證券全球股市策略也把台積電列為全球五○檔優值的個股,因此不管中資或對沖基金,只要入台投資,台積電將是基本的持股。其他宏達電、友達及聯發科也都是如此,都是大陸短期內無法追趕上的,因此未來中資來台投資,也將是中資投資台股首選標的之一。
至於產業互補性角度看,鴻海、中華電、台塑化、國泰金、中鋼、台塑、華碩、中信金、宏 、台泥及台肥也將是中資投資標的。雖然這些個股從事產業中國企業都有,而且有些規模都比台灣還大,但台灣企業所擁有的技術及管理可能是大陸企業比不上的,若中資能透過股權持有,達到兩岸企業的合作或互補,將有利於中資企業的未來發展,創造雙贏,因此也是中資入台投資首選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