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聯合耐隆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1-17 14:22
拚大陸獲利 特力拓展中型店
1081338「特力零售在中國大陸已找到獲利模式!」特力(2908)集團總裁何湯雄指出,從最初最大店型6~7千平方米大店,到現今2,500平方米中型店,是最快獲利的經濟模式。他強調,面對全球不景氣,台灣零售通路相對穩定,中國大陸至去年底已達31家店,預計今年起以每年5家店模式擴展,估2016年50家規模目標不變。
目前特力集團的零售事業體系以特力屋為首,旗下包括特力屋、HOLA台灣與HOLA中國。其中,特力屋全台25家店,營收占比為集團3成上下,前年衝破100億元,聯手HOLA台灣一年營收超過160億元。
何湯雄說,特力屋除了DIY外,提供一系列修繕服務是核心競爭力,未來旗下PLUS一定要擴及大型社區與鄉鎮,做出特力屋修繕品牌知名度,目前沒辦法大肆擴大,就是因人才與工班培訓等問題,今年起特力集團執行長童至祥兼任PLUS業務,就是準備讓此事業更高品質化。
至於大陸布局,去年在大陸已開到31家店,但進入大陸市場7、8年來,包括薪資與租金等成本上漲,亦讓特力改變策略,必須先找到獲利模式才行。
何湯雄說,去年大陸零售通路因經濟成長趨緩,特力進行大幅改造,包括店型改造、商品與商場經營改造;賠錢店收掉等,目前留下來的大、中型店多數是賺錢,部分大型商場則縮小HOLA營業面積,且引進自有品牌商品等,進而降低虧損,以去年來說虧損降至1.8至2億元,今年可望降至1億以下。
何湯雄在2011年曾揚言,2014年大陸店開50家,兩岸零售通路業績上看300億元;何湯雄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大陸50家店規模目標不變,但受全球經濟與大陸開店成本影響再延後至2016年才能完成,他說,中國大陸在「習李新制」力促城鎮化後,有更多開店空間。
「二、三線城市比一線城市好做!」何湯雄說,昆山、成都、杭州等獲利都很好,今年要再開5家店,天津也在談;他強調,中國大陸要城鎮化的城市還有100多個,目前上海與北京各8家,三年內以每年3~5家速度展店,2016年可達50家目標,至於店型則朝向快速獲利的2,500平方米(約7~800坪)邁進,預計今年虧損降至最低,明年可望損益兩平開始獲利,營收衝40億以上。
台灣方面,何湯雄指出,去年在南崁開出首家「特力家居」購物中心,首度結合特力旗下各個通路品牌與代理品牌於一館,光是自有品牌櫃位的營業面積就占了30%,加上20%以上為各大餐飲通路及高品牌如成億壁紙等大櫃,讓設計師或消費者可直接訂貨的大櫃進駐,一年將貢獻營業額與租金收益計25億元至30億元不等。
事實上,從大型購物中心可看出特力零售體系會逐步轉型至HOME服務平台,也就是有關家的大小事,到特力通路包括特力屋、HOLA等皆可獲得解決。
108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