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8-02 10:48

「發霉」會要人命!染黴後高死亡率 白血病患聞不得霉味

家中浴室、廚房常見發霉的小黑點,居然也會要人命!千萬別小看這些導致發霉的黴菌,根據國內醫院臨床統計發現,國內白血病病患鮮少死於白血病本身,大部分死因都是細菌或黴菌感染,特別是黴菌感染,有人從鼻子吸入後,一路入侵肺部、腦部及內臟器官,難以診斷又難以用藥物殺死,死亡率最高甚至達7成。
根據台北某醫學中心調查發現,院內感染中,黴菌感染的機率約為16.7%,台大醫院內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表示,黴菌感染是白血病病患的主要死亡原因,比起白血病這個疾病本身,一向都是病患生命威脅的主要殺手。
50多歲的胡老師就差點因身體「發霉」而喪命,14年前確診罹患白血病之後,開始接受化學治療,沒想到卻在接受4次化療的一年內,感染黴菌兩次,兩次都在化療後約21天出現高燒不退、喘到需戴氧氣罩且出現腹水等嚴重症狀,注射傳統抗黴菌藥物「抖抖針」,更因強烈發抖的副作用,抖到病床都會跟著晃動。
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黃景泰指出,當白血病病患出現發燒症狀,80%可能起因於感染,卻有85%的病患在黴菌感染後無法被及時診斷出來,因為黴菌感染的確診程序十分繁複,即便經多次X光片檢查、血液菌種培養,有時在3個月內也仍難以確診。
國外研究就發現,黴菌感染中,以最大宗的念珠菌,死亡率最高達50%;而感染鐮刀菌死亡率最高達70%甚至更高。且治療後的黴菌感染復發機率也達到30%。
唐季祿說,白血病病患有所謂「2100危險期」,在化療後21天或骨髓移植後100天,由於免疫抑制,更容易感染侵入性黴菌,且一旦感染黴菌,為維持病患免疫力,需先中止化療療程,光治療黴菌的時間就可能長達好幾個月,遭受身體和醫療支出的雙重負擔。
黴菌可能存在食物、水、環境中,唐季祿強調,目前已有副作用較低的新一代口服抗黴菌藥物,但預防更重要,白血病病患生活習慣上,勤洗手、保持自身及環境的清潔是最基本,尤其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更容易滋生黴菌;飲食方面,也要注意衛生,避免吃生食、久放的食品,補充充足營養,同時維持適當的睡眠,才能徹底預防黴菌人侵。
.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