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8-08 07:53

日盛投資早報分析及推薦

台股投資早報100/8/8 星期一
四大主軸
多空:跳空大跌今年新低
區間:7750-8070
主流:類股全面重挫,僅少數題材個股抗跌
指標股:(強勢)3005 神基、2838 聯邦銀、3311 閎暉、6235 華孚、1584 精剛、2221 大甲、
2427 三商電
(弱勢)2317 鴻海、3474 華亞科、3481 奇美電、2353 宏碁、2448 晶電、2618 長
榮航、2609 陽明
大盤
因國際股市恐慌大跌,系統風險止穩則有機會反彈。
1. 週五道瓊盤中波動幅度逾400 點。投資人仍對美國經濟及歐洲債務危機擔憂,道瓊工業指數收
高60.93 點或0.54%至11444.61。Nasdaq 指數收低23.98 點或0.94%至2352.41。S&P 500 指
數收低0.69 點或0.06%至1199.38。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7.1 點或1.99%至350.22。
2. 標準普爾6 日把美國債信等級從AAA 降為AA+,周日中東股市全面倒地,周一預料亞股以跌面
居多,為避免歐美雙債風暴嚴重衝擊市場,七大工業國(G7)、20 國集團(G20)和歐洲央行
(ECB)都趕在本周一(8 日)前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因應對策,試圖穩住投資人信心。
3. 總統指示政院「密切注意,適時因應」,總統府8/7 舉行財經簡報,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
吳敦義和相關部會首長全員到齊,討論因應之道。市場預期國安基金等相關基金將伺機啟動。
4. 週五台股開盤大跌超過5%,隨著盤面跌停家數持續增加,投資人信心潰散,指數終場狂跌
464.14 點,跌幅高達5.58%,收在7853.13 點,成交金額1622.5 億元。
5. 目前整體系統風險升高,以週五恐慌指數(VIX)一度逼近40 收32 超越年初日本大地震時之指
數,投資人明顯受到全球景氣疑慮之影響,就台股技術面而言,目前5 年線約落於7630 點為
下檔支撐,除非後續系統性風險持續擴大,否則台股因短線跌幅已大,應有機會反彈。
6. 護盤概念股:觀察2886 兆豐金、2892 第一金、2002 中鋼、2412 中華電信具備官股色彩於盤
中強勢抗跌。若政府護盤基金進場,除官股為首選外則以大型權值股如1101 台泥、1301 台塑、
1303 南亞、2330 台積電及電信股3045 台灣大應會是考慮之優先標的。
結構
類股全面重挫,僅少數個股具題材或護盤抗跌
波段策略
電子主流以平板智慧型手機、電子通路為主。
指標股2474 可成、6269 台郡、6176 瑞儀、6121 新普、2392 正崴、2347 聯強、2450
神腦、6298 崴強、3005 神基。
非電主流則為金融、汽車、二線塑化、紡織、鋼鐵
指標股2823 中壽、2881 富邦金、2886 兆豐金、2207 和泰車、2227 裕日車、1312 國
喬、1710 東聯、1455 集盛、2034 允強、2030 彰源、1504 東元。
短線操作
平板智慧型手機(2474 可成、6176 瑞儀)、通路(2347 聯強、6298 崴強)、光學(6209
今國光、3441 聯一光)、金融(2886 兆豐金、2809 京城銀、2838 聯邦銀)、塑化(1308
亞聚、1314 中石化)、紡織〈1455 集盛〉、鋼鐵(1584 精剛、2030 彰源) 、電信(3045 台
灣大、2412 中華電)
台股投資早報焦點股(何柏叡)
代號股名個股分析短撐短壓相關參考個股
3005 神基
1. 神基受惠跨足高玻纖機殼,獲得英特爾青睞,有機會成為Ultrabook 主
流機殼,並已拿下兩家筆電廠Ultrabook 機殼訂單,預計年底出貨。
2. 公司目前淨值20 元,P/B 僅0.73。
14.5 16.5
2474 可成
2354 鴻準
2886 兆豐金
1. 兆豐金自結前7 月稅後純益115.83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05 元
2. 兆豐金旗下兆豐銀今年受到人民幣業務開放影響,對獲利挹注不小,今
年授信業務成長約1 成,在放款利差上,海外授信利潤空間較大,提升
到1.42%
26 29
2892 第一金
2801 彰銀
2412 中華電
1. 中華電信上半年稅後盈餘為250 億元,維持去年同期水準,稅後每股盈
餘(EPS)3.2 元,年增24%,也達成全年財測5.87 元目標的54.7%
2. 中華電信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提升,未來行動網路的業務也成長可
期。除了在台灣建置雲端和資料中心,也在大陸海西地區進行雲端事業
的投資。
98 106
3045 台灣大
4904 遠傳
註:盤面焦點股為個股近期基本面或消息面變化異動較大且受矚目之個股,提供內部同仁評估參考之用。由於個股隨時將因盤面變化而更新調
整,因此不作後續追蹤,投資人仍應善設停損,以控制風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