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1-05-01 05:06

5/3號傳真稿筆記

兩岸雙幣雙升 熱錢燒旺台股
若人民幣一次升足對台股有何影響?選舉加熱錢使台股4月上漲逾3%,大盤指數高於去年收盤8,972點,扭轉今年來負報酬轉為正報酬。大盤績效正報酬對投資人信心影響甚巨,雖說逢低買進逢高出脫才是贏家之道,然而實務上,手中持股若虧損,多數人沒有勇氣再加碼;反之,手上股票帳面獲利,有追價信心。
影響5月台股最大因素仍是熱錢動向。美國聯準會(Fed)利率決策會議維持現行低利率及QE2(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如期於6月底結束,表示Fed暫不急於回收寬鬆銀根。因為5月不召開會議,下次FOMC預定6月23、24日舉行,屆時接近6,000億美元買進公債的最後時間,美元走勢將有重大變化,熱錢有恃無恐摜壓美元,美元指數跌到近兩年低點,台幣兌美元升值至13年半新高,台股受熱錢流入引動資金行情。
然而市場傳聞人民幣五一假期後一次升足,以對抗嚴重通膨,造成以美元計價的上海B股一周內重挫10%,人民幣兌美元創6.47元的18年新高。不要說外界傳言的人民幣升10%,只要3%~5%就足以影響台股。
今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1.7%,已是去年全年3.4%的一半水準,顯然升值壓力落在通膨高峰的上半年。首先,新台幣連動人民幣將在5月進一步升值,外資熱錢擴大買超台股,指數有挑戰今年高點9,220機會。
其次,台股主流將從電子轉向金融。台股最大權值股台積電第一季法說會上,董事長張忠謀不願針對敏感的匯率做預測,但透露新台幣升值侵蝕台積電EPS 1元。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台幣各升3%,若5月再升則第二季估計也是3%甚至更多,連一流公司的台積電都受衝擊,更何況其他外銷電子。
經過實際統計,從去年6月歐債危機以來美元指數下跌17%,新台幣升值13%,台股最高曾上漲31%,表示美元疲弱,熱錢流向非美貨幣及全球股市,新台幣及台股都受惠。不過類股績效不大相同,占台股權重最大的電子股上漲16%,沒有打敗大盤,原因就出在新台幣升值吃掉利潤。
反觀金融股上漲42%,打敗大盤也勝過電子。4月電子與金融的績效不相上下,大約上漲2%多,都沒有打敗大盤,因為水泥、玻陶、觀光、百貨相關的中概及兩岸傳產表現最出色,單月皆大漲逾10%,故電子、金融二大權值股遭排擠。雙率雙升對金融最有利,匯率升值將調高金融股合理股價淨值比,不少目前低於1.5倍個股將率先反應,利率調升將改善存放款利差,金融股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將上升。
不過也要小心,若台股量能比重超過二成集中於金融股,電子資金被擠壓,整個大盤未必會漲,挑戰今年高點9,220或有變數,即便攻克也是上檔空間有限。
實證結果令人跌破眼鏡,去年6月美元大跌以來,台股漲幅最大是原物料的塑膠股,漲幅高達77%,台塑集團不斷創新高。漲幅太大近來法人紛紛減碼,是否再反市場心理走勢,5月若台幣再升,塑化股漲勢再起呢?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