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9-18 06:10

月存1.68萬79歲婦笑說「沒事的」!兒偷看存摺崩潰了

2025/09/17 12:46  
月存1.68萬79歲婦笑說「沒事的」!兒偷看存摺崩潰了。(示意圖,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父母說「沒事」的時候,很容易讓人安心,然而,在笑容背後,卻隱藏了不為人知的艱辛,月退俸15萬日圓(約新台幣3萬元)的1名日本79歲婦人俊子(化名),平時總笑著對兒子說,「沒事,不用擔心」,兒子也為此感到安心,然而有一天,無意間聽到母親聊到補助金,於是偷偷看了存摺,發現她每月都會從月退俸存下8萬日圓(約新台幣1.68萬元),僅以7萬日圓(約新台幣1.4萬元)勉強維持生計,就是為了不增加兒子經濟負擔,在得知此真相後,他既愧疚、又無助於母親,崩潰大哭。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50歲的田中健一(化名)在東京1家工廠工作,自從3年前父親過世後,他每個月都會去探望獨自生活的母親,由於母親年紀已大,健一很擔心她1個人住,不過,每當他回家探望母親,她總是笑著說:「不用擔心,一切都不會改變。」 並在餐桌上擺滿家常菜迎接他。
這種「一切如常」的景象,給了他安全感,然而,在閒聊中,他開始察覺到一些細微的變化。某個假日,健一問:「你最近有做針線活嗎?」俊子笑著指著一些破舊的工具說:「我的視力越來越差了,材料又貴。現在,我只能用舊布縫補東西了。」
此外,健一發現母親和老朋友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於是提議:「不如和XX他們一起出去吃飯吧?」俊子含糊地解釋道:「他們邀請我們一起去坐公車,但我拒絕了,因為我覺得太累了。」健一對俊子的回答感到有些不安。
後來,他隱約聽到俊子和鄰居聊天的聲音,這才回過神來。他們正在談論之前提到的「補助金」。 母親說,「1次性的資助完全沒意義,」「如果我再有2萬日圓(約新台幣4000元)左右,我的生活就會更好。」
聽到這些話,健一開始懷疑母親並非因為「累」或「老了」而放棄,而是因為缺錢而陷入經濟困境。他心生愧疚,偷偷看了一眼放在梳妝台裡的存摺,「我媽說她每個月能拿到15萬日圓(約新台幣3萬元)左右的養老金,所以還好,但到了養老金發放日,她會存入大約16萬日圓(約新台幣3.2萬元),這是兩個月,也就是每個月8萬日圓,她就是這樣勉強維持生計的。」
根據厚生勞動省《2024年國民生活狀況基本調查》,25.2%的老年家庭表示他們「極度難以維持生計」。
儘管經濟拮据,父母仍很難向子女尋求協助,這可能是因為父母不想給子女添麻煩或擔心,以及出於自尊心,他們不願為如此瑣碎的事情抱怨。而孩子往往樂觀向上,認為「只要父母說可以,就一定可以」。這可能導致他們忽視求救訊號。
健一認為,靠退休金過活的老人的生活比在職世代輕鬆,然而,當得知他們一邊節衣縮食,一邊還笑著安慰兒子時,他既愧疚於母親,又無助於母親,止不住地哭泣。他知道,即使他直接對母親說:“你經濟拮据了,對吧?”,母親也不會點頭。他說,他一直在思考各種巧妙地支持母親的方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