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8:08

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博士表示,美國關稅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在,但德商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未受動搖,投資前景依舊看好。(記者廖家寧攝)
〔記者廖家寧、實習記者林子云/台北報導〕德國經濟辦事處28日公布《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2025年年中版》,在台德商將美國關稅與貿易談判視為首要挑戰,但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德商上半年在台灣經營仍表現穩健,德商對台灣市場的信心不受動搖。
調查顯示,高達54%的在台德商將美國關稅與貿易談判列為主要關切,反映國際貿易政策已成影響營運的重要因素。即使企業沒有直接受到關稅影響,也會間接受到衝擊,導致企業重新評估投資決策,考慮多元化市場組合,並分散供應鏈,從其他市場獲取關鍵零組件。
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近7成在台德商依原計畫推進投資。展望下半年,多數企業僅預計進行小幅度的調整,其中55%將維持既有策略,22%則沒有新的投資計畫,台灣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依然強勁,65%的企業評價台灣與區域其他地點同等或更具吸引力。
報告指出,市場規模與成長潛力是影響台灣吸引力的主要因素,認為台灣更具優勢的企業,則特別看重台灣的創新與科技產業環境及基礎設施。
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博士表示,美國關稅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在,但德商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未受動搖,投資前景依舊看好。她強調,台灣在區域供應鏈與科技產業居關鍵地位,若能進一步降低進口限制,將有助於吸引更多長期投資。
德經處指出,儘管關稅問題已成為在台德商的挑戰,但台灣憑藉強勁的創新與科技生態系統、市場規模與成長潛力,對德商仍具吸引力。特別是半導體與電子產業的擴張,以及機械與工業設備產業的突出表現,讓許多德商從供應鏈中獲益。德商預期機械、電子、能源與化工等產業將持續成長,並積極投資AI與自動化技術。
除了關稅挑戰,報告顯示,國內進口限制也影響約四分之一德商營運,導致成本上升、規劃不確定及零組件延遲,德商呼籲政府應持續優化商業環境,減少制度性障礙,以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