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8-23 10:12
給你500萬,你還是會變成窮人--3
給你500萬,你還是會變成窮人--3
出門逛街,看到些較好的破爛也忍不住往家搬,偌大一個房子,半年時間就被塞得滿滿當當,亂七八糟。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們雖然有錢了,但行為仍然依靠窮人思維。
這就好比夢想與能力不匹配,註定會產生痛苦一樣。見識與財富不匹配,也是如此。
美國經濟學家穆來納森,和心理學家沙菲爾經過十年調查研究,終於找到答案:窮人無法擺脫貧窮的根本原因是——稀缺心態。
何謂稀缺心態?
就是「越是稀缺什麼,就越是在意什麼」。
比如,拿到救濟款的農民,會首先想著去大吃一頓。
而不是投資或讓孩子受教育。
再比如,一個3年沒有啪啪啪的人,一想到異性,第一個念頭就是上床。
這樣一來,他很可能就會錯過真正的好姑娘。
穆來納森說:
「人們的視野會因稀缺心態變得狹窄,形成管窺之見,即只能通過管子的孔洞看清少量物體,而無視管外的一切。」
也就是說,稀缺會造成大腦「選擇性失明」,只看到錢的多少,卻沒有看到其它得失。
為此,穆來納森和沙菲爾提出了「頻寬」概念。
所謂頻寬,就是指一個人心智的容量。
如果這個頻寬經常被一種稀缺心態所塞滿,就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
在印度,有一個蔬菜市場。
那裡生存了一大批窮人。
他們每天向富人借1000盧比,去進貨。
賣完菜以後,大概收益1100盧比。
還給富人1050盧比,自己只賺50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