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25-08-20 06:36

英特爾估值暴升240億美元 逼近網路泡沫時期水平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8-20 06:16


《彭博》報導,在美國政府可能入股及日本軟銀計劃投資的利多帶動下,英特爾股價 8 月強勢反彈,單月飆升逾 28%,市值增加約 240 億美元。



英特爾估值暴升240億美元 逼近網路泡沫時期水平(圖:REUTERS/TPG)



然而,這波漲勢背後也引發市場對其估值過高的擔憂,其預估本益比 (forward P/E) 已達 53 倍,創下自 2002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逼近網路泡沫時期。



彭博數據顯示,英特爾目前交易價格遠高於其預期獲利,反映出市場對其未來成長的高度押注。

Phoenix Financial Services 首席市場分析師 Wayne Kaufman 指出:「這樣的估值幾乎是賭注,認為政府會強力推動英特爾在晶片市場勝出。」

股價反彈起因於先前一連串事件逆轉。英特爾 7 月 24 日公布令人失望的財報後,總統川普曾公開批評執行長陳立武應下台,質疑其與其他業務存在利益衝突。然而在 8 月 11 日與陳會面後,川普轉變立場,稱讚其為「令人敬佩的成功故事」。

之後陸續傳出,美國政府正在與英特爾洽談將先前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撥付的資金轉為約 10% 的非表決權股權。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亦於週二接受 CNBC 專訪時證實相關談判進行中。不過目前尚未有最終協議,英特爾方面對此不予置評。

儘管政府支持帶來短期樂觀情緒,但市場對長期前景態度謹慎。

Murphy & Sylvest Wealth Management 資深策略師 Paul Nolte 認為:「這條路看似容易進入,但退出將非常困難,反而可能增加政策風險與不確定性。」

英特爾的高估值並非來自強勁基本面支撐。根據彭博資料,該公司過去四個季度虧損約 13 億美元,但未來四季預估調整後盈餘約為 10 億美元,與 2018 至 2021 年平均每年超過 200 億美元的獲利相去甚遠。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 執行長 Nancy Tengler 指出,英特爾技術落後,且僅靠削減成本無法帶動真正成長。「在缺乏可驗證的成長預期下,即使股價再低都不具吸引力。」

市場評級亦反映謹慎態度。彭博彙整數據顯示,僅不到 8% 的分析師建議「買進」英特爾股票,約 80% 給予中立評級。目前該股收於 25.31 美元,明顯高於平均目標價 22 美元,在那斯達克 100 指數成分股中,具備最弱潛在回報。

儘管如此,部分長期投資人對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仍抱有期待。他主導的大規模成本削減已改善財務展望,協助公司重返獲利軌道。不過,其是否放棄技術領導地位,引發市場爭議。他同時也延續前任 Pat Gelsinger 的策略,持續投入晶圓代工業務,耗資龐大。

Stonehage Fleming「全球最佳投資構想」股票基金經理人 Gerrit Smit 表示:「我們對陳立武的領導力有信心,但這將是一條漫長艱難的重建之路。」

英特爾能否在政府支持、資本投入與戰略調整間找到平衡,仍有待時間驗證。但對當前投資人而言,高估值與業務基本面脫鉤的風險,已成為不得忽視的警訊。

英特爾週二 (19 日) 飆高 6.97% 報每股 25.31 美元,今年以來漲幅達 25.17%。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