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2025-08-18 08:45 ET

新興市場基金正轉向押注人工智慧(AI)熱潮。圖為2025年8月1日台北舉行的AI WAVE SHOW,一名女子透過AR+AI展示壓縮機操作。(美聯社)
新興市場基金正轉向布局人工智慧(
AI)熱潮,部分投資人預測,科技支出激增將在未來幾年推動投資報酬。
受到中國AI開發商DeepSeek與亞洲半導體巨擘成功案例的鼓舞,包括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和GIB等資產管理公司正擴大AI持股的比重。這項策略成效卓著,今年推動彭博新興市場股票指數上漲的六大功臣全是AI概念股,包括台積電、騰訊、
阿里巴巴、三星電子、SK海力士與小米,合計貢獻37%的指數漲幅。
AllSpring負責新興市場股票的主管Alison Shimada表示,「這個趨勢可能持續10到20年,AI對新興市場當地人口的影響將是變革性的」。該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6110億美元。
當AI投資熱潮集中在少數矽谷企業,能駕馭此技術或供應關鍵元件的新興市場公司正同步受惠。例如,AI伺服器已成為台灣鴻海精密工業的主要成長動能。
GIB資產管理公司駐倫敦的全球新興市場股票聯席基金經理Kunal Desai強調:「若你想投資新興市場,就必須從企業獲利角度對AI發展前景保持樂觀態度。」
Desai認為,台灣與南韓將是未來兩三年新興市場的「核心驅動力」,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印度、部分拉丁美洲與中東國家,則將因為AI數據與應用領域的布局,獲得「超額收益」。他的基金已經趁近期市場回調時加碼AI股票,預測未來新興市場的報酬中,將有三分之一來自AI相關企業。
隨著AI在雲端運算與電動車等領域的應用加速,市場動能可望持續。今年初以來,新興市場科技股未來12個月的平均預估盈餘上調15%,遠高於整體新興市場股票的6%增幅。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部門的EM策略師Xingchen Yu指出:「從績效貢獻度來看,AI的占比只會持續擴大。AI與科技的崛起,正在創造一層新的長期成長動能,特別是東北亞地區。」
AI革命也有可能幫助新興市場股票克服一項關鍵障礙:獲利表現。彭博彙編數據顯示,自2022年初以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每季獲利都低於預期,落差超過12%,但在AI集中度高的資訊科技類股,自去年第4季以來持續達到市場預期,提升了投資人信心。
Pictet資產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經理Young Jae Lee表示:「該類股預期將有爆發性成長,未來也會繼續。AI在新興市場將持續扮演關鍵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