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20 23:54

《COMPUTEX》NXP:邊緣AI漸能思考與行動

2025-05-20 15:52:56 記者 羅毓嘉 報導
恩智浦半導體(NXP)執行副總暨邊緣運算部門總經理Jens Hinrichsen(附圖)在COMPUTEX 2025演講中指出,AI正在快速從雲端轉向邊緣裝置,而AI在邊緣的演進,也正在從單純感知,發展為具備思考與決策能力的自主系統。

Hinrichsen指出,AI的價值不應只留在雲端運算中,同時真正讓AI「成為現實」的場域是在邊緣-即AI與物理世界的交會處。他回顧AI的演進歷程,從1997年IBM Deep Blue戰勝西洋棋世界冠軍起,AI歷經數個重要階段,包括感知式AI、生成式AI(Gen AI)與當前的「代理式AI(Agentic AI)」。

感知AI的出現,讓邊緣裝置具備了即時感測與辨識環境的能力,例如物體識別、人臉辨識等。這些演算法最初誕生於雲端,但後來逐步被優化至可在資源受限的邊緣設備上執行,歷時近十年,終於實現「具感知能力的邊緣(aware edge)」。

隨後,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使邊緣裝置具備互動能力。Hinrichsen提到,自2021年大型語言模型(LLM)公開以來,這些模型開始變得更小、更節能,也更適合部署於邊緣裝置。這讓邊緣設備不再只是感知,還能與人進行語言與視覺的自然互動。

但Hinrichsen也指出,真正實現安全的自動化,僅靠感知與互動仍不夠。AI必須具備「感知、思考、再行動」的能力,也就是具備主動反應與自我調整的能力。這正是代理式AI的目標-係能在邊緣自主運作的AI形態。

Hinrichsen表示,這樣的演進讓AI在邊緣從「被動反應」進化為「主動決策」,在智慧車、工業控制與智慧城市等領域中尤為關鍵。代理式AI能即時感知環境,根據情境做出評估與反應,提升安全性與決策品質。

他強調,AI技術雖起步於雲端,但近年因半導體製程進步、處理器效能與能耗比提升,以及軟體部署框架的成熟,AI能力正加速向邊緣擴散,進一步鞏固AI的現地即時處理能力。

Hinrichsen強調,邊緣AI的終極價值將不只是提升設備智慧程度,而是打造具備自主決策與安全應對能力的「數位夥伴」,真正讓AI從雲端走入人類生活場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