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盤前|陸祭進口POM反傾銷稅 台塑能閃過?- 2025.05.19
- 07:50
-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台股今日盤前掃描的重點新聞如下,僅供參考:
利多因子:
●台積電近期傳出醞釀調漲晶圓代工報價10%,引發產業鏈高度關注。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台積電先進製程價格雖高,但「非常值得(Worthful)」。供應鏈普遍解讀,黃仁勳「高貴不貴」一說,形同為台積電「反映價值」背書,也透露出雙方緊密的合作默契。
●輝達(NVIDIA)積極調整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布局,決定不再延用Hopper架構,供應鏈傳出,輝達將改採最新Blackwell(B系統)架構推出特規版AI晶片,全面取代H20,此舉有望帶動台積電4奈米製程產能需求,供應鏈同唱凱歌。
●加權指數上周正式突破季線,台積電已領先大盤站上年線大關,法人表示,接下來在COMPUTEX展題材加持、財報利多、急單效應、升值效應、外資回補等五大利多加持下,看好台股本周有望可挑戰年線(約22300點)。
推薦閱讀●台股趕在科技業傳統旺季之前,於第二季就飄散濃濃電子味,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抵台,炒熱COMPUTEX人氣,輝達本身也即將於28日公告財報,科技產業二大事將是鎂光燈所在,搭配國際資金持續流入台股,有望推升指數續揚。
●新台幣升值進行式,歷經5月初暴力飆升後,一度拉出連六黑,最近又啟動新一波攻勢,前期貶值幾乎全拉回。中央銀行為壓制市場升值預期,上周五(16日)積極進場調節,力守30.1元價位,最後收在30.172元,但觀察目前市場預期續升不變,預期央行穩匯難度仍大。(中性看待)
●中國商務部18日宣布,針對來自歐盟、美國、日本及台灣的共聚聚甲醛(POM copolymers)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其中,美國進口產品將被課徵最高74.9%反傾銷稅,歐盟面臨34.5%稅率,日本進口產品普遍課徵35.5%,但旭化成公司(Asahi Kasei Corp)獲特定企業稅率24.5%。台灣進口一般課以32.6%稅率,但台塑、台灣寶理塑膠分別享有4%、3.8%較低稅率。實施期限自2025年5月19日起5年。台塑表示,按公布稅率,對台塑有利。POM為高級電絕緣材料,廣泛使用在汽車和消費電子產業,早先為ECFA零關稅項目之一。
推薦閱讀●根據最新消息指出,美國財長貝森特18日接受NBC採訪時表示,美國正將關稅談判集中在18個關鍵夥伴關係上,「我們現已建立繼續談判的機制」。至於其他國家,貝森特表示,美國可能單方面加徵關稅,「這意味著,如果他們沒有誠意談判,就會收到一封信,告知具體關稅稅率」,意即收到信函的國家,將面臨白宮4月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中性看待)
●潮鞋搶市,台灣製鞋大廠寶成、豐泰、鈺齊-KY、志強-KY、來億-KY、中傑-KY等,猶如看到春燕,均加速擴大東協與南亞布局,重押「雙印」設廠。台灣製鞋業在越南、印尼、印度及週邊的柬埔寨、緬甸、孟加拉等國,均有投資設廠,廠商在各國產能有實戰經驗,可及時因應客戶訂單需求。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將於5月20日盛大登場,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熱潮推升下,電源雙雄台達電、光寶科同步聚焦AI資料中心,預告將以最完整的供電與散熱解決方案應戰市場。台達電董事長暨執行長鄭平、光寶科董事長宋明峰17日均參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兆元宴」外,也將率隊出席COMPUTEX盛事,旗下AI相關事業群主管齊聚現場,展出全線創新產品與模組化技術,搶攻AI基礎建設商機。
●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18日下午抵達台灣,為參與即將登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展開亞洲行首站。據了解,陳立武已排定於19日晚間舉辦台廠供應鏈餐敘,宴請包括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設備材料等供應鏈的關鍵合作夥伴,預料將針對英特爾未來製程發展、AI晶片策略與台廠合作升級擘劃方向。
●迎接全球AI商機,台灣半導體產業版圖再擴展!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將南下屏東參加「屏科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啟動典禮」,正式見證台積電率領廠務、設備與材料等相關廠商進駐園區,可望藉此引導供應鏈創新升級,帶動地方轉型升級,串連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為台灣再度刮起一陣炫風,輝達台灣企業總部落腳何處21日可望宣布。外傳輝達已和新光人壽有所接觸,倘若輝達最後敲定北士科T17、T18為海外企業總部落腳處,知情人士坦言,此案涉及三方協調,倘若要修改契約,恐有政治、契約、司法三方面的困擾,北市府將傷透腦筋。
●債券ETF制霸國內基金市場多年的局面,在川普對等關稅一個月後破局,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債券ETF規模4月又掉了近2500億元,台股ETF規模今年「愈跌愈買」及新基金成立挹注下持續攀高,5月5日正式首度超過債券ETF,成為境內最大規模基金類型。(中性看待)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4月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衝擊,境內基金規模減少2259億元,為今年以來單月最大,其中債券ETF減少2492億元最多,在市場避險心態濃厚下,貨幣市場基金成為資金避風港,單月增加743億元居冠,但台股ETF買氣居高不下帶動,不畏淨值減損,規模同樣逆勢增加479億元。(中性看待)
●台股5月天除瀰漫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COMPUTEX的科技氛圍中,規模愈來愈龐大的ETF換股大秀也磨拳霍霍,瑞銀證券銀量化研究團隊最新預測00940、00878潛在增刪成份股,緊盯題材熱度與交易機會,相關個股勢必成為人氣指標。
●生技股今年首季獲利報捷,逾11家公司每股稅後純益(EPS)超過3元,法人看好全年將大賺一個股本以上,再創新高。其中,保瑞EPS為13.55元居EPS王,晶碩、美時賺逾半個股本,眼球概念股表現最整齊,幾乎都在排行榜前段班。
●生技股首季財報有亮點,包括杏一、台耀、基亞、達亞、長佳智能等11家公司虧轉盈;霈方、松瑞藥、長聖、藥華藥等十家公司獲利翻倍成長,法人看好今年營運可望交出亮麗成績。
●博通(Broadcom)正式發表其第三代矽光子共同封裝技術(Co-Packaged Optics CPO),可實現單通道200Gbps的高速資料傳輸,為傳統銅線解決方案的兩倍,並顯著降低能耗與訊號干擾,提升資料中心效能與AI運算效率。該公司強調,獲得多家重要夥伴支持,包括台積電、台達電、鴻騰精密、康寧、Micas Networks及Twinstar Technologies,進一步擴大生態系。
●全球減碳成為重要氣候目標,一直主張重振美國煤炭業的川普,卻希望以煤炭為吃電怪獸的AI資料中心提供所需龐大電力。川普4月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在美國尋找一處具備燃煤發電基建的地點,為AI資料中心供電,並研判這套基建配置能否擴大至美國其他地區,去滿足科技業不斷增加的電力需求。
●俄羅斯與烏克蘭16日在伊斯坦堡舉行開戰三年多來首次面對面談判,但是並未取得任何重大突破。美國總統川普17日宣布,他19日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討論如何結束俄烏戰爭。美國國務卿盧比歐透露,川普希望盡快與普丁會面解決此事。(中性看待)
●大陸電動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20日香港上市前夕,再展布局行業雄心,正式推出針對中重型新能源卡車的全新電池和底盤換電方案。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其目標在於讓重卡實現5分鐘滿電出發,進而促進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在未來三年達到50%。
●大陸再限縮公帑使用範圍,公務人員「緊日子」將緊上加緊。中共中央、大陸國務院18日晚間公布「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修訂版,進一步提出,工作餐不得提供高級菜肴與菸酒等;並規定公務用車應優先國產新能源汽車。
●中美貿易戰、科技戰近年如火如荼,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賓塞(Michael Spence)17日談及中美人工智慧(AI)發展時表示,兩國AI領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且開源模型越來越多,中國在AI模型效率和研發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根據金管會統計,至今年3月底,國內電子支付總使用人數上升至3176萬人,單月新增約40萬人,代收付、小額匯兌轉帳、收受儲值款項等三大主要業務均增加,其中代收付金額約186.7億元、月增12.06%且年增2成以上;辦理國內外小額匯兌金額約183.6億元,月增11.61%及年增21.83%;收受儲值款項金額約302.6億元,月增6.44%且年增3.31%。
●隨技術不斷演進與永續觀念深化,電子支付產業正迎來結構性轉變,不再僅僅是一種付款工具,業者必須在創新與責任之間取得平衡,才能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在創新與永續雙軌並行的時代,電支業者正積極出招,搶占市場先機,誰能率先建立用戶信任、創造價值,誰就有機會主導下一波電支發展主旋律。
●擴大AI布局,電信三雄加碼研發預算,中華電2025年規畫投入研發經費27.74億元,台灣大達9.36億元,遠傳為5.33億元,合計逾42億元。
●儘管全台房市受政策及關稅夾殺買氣觀望,但不少上市建商前四月業績表現亮眼,包括中工(2515)、皇普(2528)、櫻花建(2539)、坤悅(5206)、亞昕(5213)、力麟(5512)、新潤(6186)前四月營收寫同期新高,其中皇普、亞昕兼具現金殖利率、交屋潮啟動等兩大題材,全年業績成長力道可期。
●搶攻熱商機!飲料食品類股行情跟著衝,由食品龍頭統一(1216)帶頭,味全(1201)、泰山(1218)、黑松(1234)亦逆勢往上;超商龍頭統一超(2912)因夏日促銷,透過各店團購整箱搬,消暑題材續熱。
●薄膜觸控開關(MTS)廠科嘉-KY(5215)歡慶50周年,董事長林志峰表示,下一個十年是公司轉型之路,透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增加新事業、分散產品線,為公司注入新的成長動能。今年光學、材料等新事業的營收比重增至10~20%,未來將加速成長。科嘉-KY今年前四個月合併營收約7.9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略增1.15%。第一季稅後純益約2999萬元,和去年同期相當,每股稅後純益約0.47元。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20日登場,預期機器人將成為焦點。所羅門(2359)今年新研發的視覺辨識「超眼力」相機,將搭配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展示。達明機器人(4585)則是攜手雲達科技等四家業者展示協作機器人在不同情境的應用。
●新台幣強勢升值,牽動上市櫃第二季獲利表現,凱基投顧認為,在川普關稅風暴引發的高度經濟不確定中,營造類股具有不受關稅影響、不受經濟環境影響、不受匯率影響且營收獲利能見度高特性等四大優勢,可作為投資組合中的防禦性配置,點將皇昌(2543)、工信(5521)、新建(2516)及德昌(5511)以公共工程為主的營造廠。
●全球關稅戰趨緩,市場避險情緒逐步消退,金融市場多頭氛圍大幅升溫,法人指出,台股加權指數本周大躍進,先是回補4日7日「川普關稅防線」,緊接著飛越季線,續朝半年線挺進,惟臺企銀(2834)、星宇航空(2646)、燿華(2367)等15檔首季獲利年增、法人單周加碼股,股價仍壓在季線之下,研判本周落後補漲行情可期。
●台股16日再漲逾百點,距離半年線、年線更靠近,台積電則剩下1011元的半年線即站回所有均線,投資專家表示,加權指數日KD維持高檔鈍化、周KD開口也加速向上敞開,顯示短期、中期動能維持強勁,建議鎖定率先過五關站回所有均線,且技術指標強勢的個股,計有陽明(2609)、廣達(2382)等15檔,本周可望引領多頭再衝一波行情。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大進化,公司在官方社群平台X釋出Optimus大秀舞步的影片,驚艷市場,Optimus台鏈也為之瘋狂,包括和大(1536)、盟立(2464)、和椿(6215)、羅昇(8374)、新漢(8234)、所羅門(2359)、大銀微(4576)、台達電(2308)、全球傳動(4540)、直得(1597)、乙盛-KY(5243)、鈞興-KY(4571)等12檔Optimus概念股,坐等機器人商機。
●視陽(6782)第一季營運表現亮眼,展望今年營運,財務長鄭佩青表示,去年矽水膠彩拋推動營運成長,預期今年矽水膠彩拋銷售動能延續,4月時客戶也推出矽水膠彩拋新品;另矽水膠散光片去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在日本出貨,預計還有2~5家客戶會再出貨。今年營收估維持去年成長曲線,前三季有機會逐季成長,第四季取決於後續表現。
●AI伺服器需求帶動北美四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加速投入升級自研ASIC晶片,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Google今年將大幅進行ASIC的換代,亞馬遜的AWS今年的ASIC出貨量則將展現最強勁的年增長動能。法人則樂估主要受惠台廠,除訂單比重持續拉升的緯穎(6669)外,亦可望帶旺鴻海(2317)及英業達(2356)等ODM夥伴。
●受惠對等關稅生效前的提前拉貨潮,連接器廠瀚荃(8103)4月營收寫最近4個月新高,在提前備貨動能延續之下,法人預估,瀚荃本季營收可望迎來新高紀錄,其中以網通伺服器接單能見度最高,公司也規劃切入機器人應用,目前已進入送樣階段,有望於今年底導入。
●倚天酷碁─創(2432)聚焦創新智慧裝置、時尚科技和智慧移動領域,今年加速部署AI終端應用商機,適逢COMPUTEX 2025,倚天酷碁也發布旗下最新AI智慧穿戴裝置新品,Acer FreeSense Ring智慧戒指與AI翻譯耳機「宏碁譯秒聽」,切入AI智慧健康隨行和AI即時翻譯市場。
●宜特(3289)面對AI及HPC晶片驗證需求快速成長,自2020年即積極布局相關產能,迄今產能已擴增八倍,成功支撐客戶對高階驗證分析服務的強勁需求,該公司為搶攻AI及電動車驗證需求,近期啟用「全球智慧可靠度驗證中心(Global Smart Reliability Center)」,預期將有利下半年營運動能。
●利機企業(3444)今年第一季營運,展現穩健成長動能,其中,單季營收及獲利表現均優於去年同期,該公司表示,主要受惠首季先進封裝需求持續增溫所帶動,展望第二季,該公司看好封測材料將是推升營運增長主軸,市場法人並對今年全年營運成長持正向看法。
●工具機業今年第一季賺多賠少,業者預估第二季營收有望因關稅調降暫緩期增長,主因部分工具機廠曾因對等關稅32%而辦清關退運,直到客戶同意緩衝期負擔部分關稅,卻又擔憂關稅政策大轉彎,要求最晚5月底前全數裝船;但獲利面,5月初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2元以上,持有美元部位愈多的廠商,匯損愈高,第二季能否守住獲利還要看匯率臉色。(中性看待)
●高雄上市櫃建商今年前4月營收,由京城建設(2524)領先,但華友聯(1436)、隆大和鑫龍騰從6月開始有預售案交屋入帳挹注,將急起直追,全年表現可期。
●台中營建股首季受惠交屋潮挹注,由櫻花建設以每股賺1.57元奪下EPS王,緊追在後的富華創新為1.48元、坤悅為0.97元,交屋潮集中在下半年的富宇為0.3元、大城為0.03元小賺。
●營運調整策略發酵及業外收益加持,油電燃氣族群欣高(9931)、大汽電(8931)、欣雄(8908)及台汽電(8926)首季獲利聯袂展現年增態勢,其中大汽電獲利年增80.48%,表現最佳;其次為欣雄獲利年增67.9%;欣高、台汽電首季獲利也交出年增48.57%、年增15.4%表現。
●岱宇(1598)今年營運雙主軸搶攻健身器材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電輔車)商機,展望第二季,適逢電動輔助自行車(電輔車)產業旺季,目前電輔車原廠委託設計代工(ODM)接單,已排至今年底,公司預期第二季整體營運可望雙位數成長。
●海外事業拓展有成,印度、東南亞地區對包裝使用再生材料比例提高,推升當地寶特瓶循環再生產業投資熱潮,讓資源再生工程廠寶綠特-KY(6887)聚酯再生設備工程在手訂單增加;美國及新加坡市場的廢水處理系統工程訂單,對高科技產業水資源系統統包工程服務領導廠兆聯實業(6944)營運貢獻增加。市場預期,寶綠特、兆聯今年在海外業務量成長下,營收獲利可期。
利空因子: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帶漲物價的效應開始顯現,美國零售龍頭沃爾瑪上周宣布,受到高額關稅政策的影響,計畫於本月稍後調漲商品價格。此發言引起川普不滿,17日發文指稱沃爾瑪應「自行吸收關稅成本」,而不是將漲價歸咎於美國政府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未來二至三周將通知各國最新關稅稅率,全球經濟有機會逐漸回穩。然而國內鋼鐵業者仍憂心,近期市場心態保守,原本看好的第二季鋼市會因此旺季不旺,第三季傳統淡季甚或可能是今年最差的一季。不過國內仍有鋼廠高層認為尚有轉機,美國最終對台關稅應不會比大陸差,降低對台灣產業的衝擊,加上大陸已逐步推出振興經濟措施,並要求鋼廠減產,有助鋼市逐步恢復健康常態。(中性看待)
●繼標普(S&P)及惠譽(Fitch)之後,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在16日成為第三家將美國主權信評從最高等級「AAA」下調至「Aa1」的主要信評機構,但《巴倫周刊》訪問的專家多半認為投資人不用擔心美股或美債殖利率受到重大衝擊。(中性看待)
●《紐約時報》引述消息報導,白宮與美國國會議員面對蘋果打算與阿里巴巴簽訂的合作計畫感到相當憂心,因為蘋果打算在中國銷售的iPhone內建阿里巴巴AI服務。據3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當局擔憂這項合作可能會幫助中國企業提升AI技術,擴大中國聊天機器人的影響力,同時也會讓蘋果遭受更多來自中國政府審查,並受到中國數據相關法規約束。
●國內加工絲、尼龍產業先前受大陸競價影響,紡品價格欲振乏力,力麗(1444)、宏益(1452)及集盛(1455)今年首季營業毛利率下滑,本業虧損。近期又有對等關稅干擾客戶下單,市場預期,加工絲、尼龍廠第二季營運仍是保守看待。(中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