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4 09:21

美國線艙位秒空!中國海運、港口類股受關稅下調激勵掀漲停潮 運價暴漲周期再臨?

鉅亨網編譯陳韋廷 綜合報導  2025-05-14 08:40

美國線艙位秒空!中國海運、港口類股受關稅下調激勵掀漲停潮 運價暴漲周期再臨?(圖:shutterstock)


受美國關稅調整政策影響,中國 A 股海運股跟港口類股周二 (13 日) 集體爆發,連雲港、南京港強勢漲停,寧波海運、寧波遠洋、海通發展、鳳凰航運等多檔亦亮燈,錦江航運、廈門港務、重慶港、北部灣港等漲幅超 5%,這波行情被業界視為國際貿易政策變動傳導至資本市場的直接反應,市場對中美航線運輸需求以及運價走勢的預期發生顯著變化。

當日,多家上市公司回應股價異動原因。寧波海運證代部門表示,漲停可能與關稅下調聲明相關,但公司目前並無主動應對動作,寧波遠洋則稱未經營美國線業務,股價波動受多重因素影響,連雲港證代認為關稅調整釋放了積極信號。



海通發展則坦言,二級市場表現確實受到關稅政策影響,但公司主營乾散貨運輸,貨櫃業務佔比有限。中遠海特證代透露,關稅政策調整頻率加快直接影響美國線貨物量預期,但該公司對美直接業務佔比不足 5%,影響相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企業都強調,關稅下調對擁有美國線貨櫃運輸業務的公司影響更為顯著。

市場變化則更為直觀,深圳某貨代負責人透露,關稅消息公佈後,美國線下半月艙位迅速爆滿,船公司隨即啟動運價上調程序。

上海貨代也指出,船公司先前抽調美國線運力至其他航線,如今需要重新調配,預計 5 月下旬至 6 月將迎來出貨高峰。

根據中糧期貨研發分析,此輪政策調整將推動市場從「負回饋」轉向「正回饋」,悲觀預期修復疊加供需現實改善,美國線可能出現貨物搶購、運力緊張局面,而歐洲航線運力壓力則有所緩解。

歷史經驗顯示,2020-2021 年全球貿易復甦時期,貨櫃運輸曾出現「一櫃難求」、運價暴漲數倍的情況。目前市場正顯現相似特徵。

目前,洛杉磯港和長灘港保稅倉需求激增,約 40% 貨物來自中國,其租金較普通倉庫高出 60%。Flexe 平台數據顯示,140 個美國保稅設施、2100 萬平方英尺倉儲空間正快速消化。

業內人士指出,若關稅回調,囤積貨物將與新增採購形成疊加效應,推動運量超預期成長,進而帶動運價上行。

作為中國首個航運類期貨品種的集運指數 (歐線) 期貨,其主力合約上漲對相關板塊形成提振。 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一季度,航運類股持續走強,Wind 航運指數今年迄今累計上漲 31.3%,中遠海控股價漲幅超 79%,錦江航運憑藉東南亞航線 51.07% 的運價漲幅,今年首季歸母淨利同比 187.07%。中遠海控 2024 年財報顯示,紅海危機導致的運價暴漲使其貨櫃業務收入突破 2259 億元人民幣,年增率達 34.4%。

不過,市場繁榮背後暗藏風險。某戶外帳篷外貿企業負責人指出,關稅降低雖緩和出口壓力,但後續訂單需重新議價,企業利潤空間仍受擠壓。

德迅中國指出,電商小包裹運輸受政策波動影響顯著,現有客戶出貨仍以消化庫存為主。

華源證券也出具研究報告提醒,港口族群雖具現金流穩定優勢,仍須警惕運價劇烈波動帶來的成本壓力,以及新興航線競爭加劇的挑戰。

專家分析指出,此輪行情是政策預期與季節性因素共振的結果。隨著北美補庫週期啟動、傳統運輸旺季來臨,美國線運價有望開啟新一輪上漲週期,但企業能否真正受益,還得觀察實際貨量轉換效率與成本控制能力。航運類股的集體狂歡能否持續,將取決於後續政策效果與供需格局的演變。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