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05:30

彭博專欄作家費克林(David Fickling)指出,川普的汽車關稅將使日、韓受創最慘重,並拱手將主導未來全球汽車產業的鑰匙交在中國之手。(路透資料照)
中國恐取得產業主導權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課徵汽車與零組件二十五%關稅,將於四月二日生效,彭博專欄作家費克林(David Fickling)指出,美國此舉將使日本與南韓成為最大輸家,並拱手將主導未來全球汽車產業的鑰匙交在中國之手。
費克林說,川普的汽車關稅將使日、韓受創最慘重,因兩國占美國進口汽車約三分之一,北美以外進口車三分之二;此外,日、韓去年生產全球逾四分之一電動車電池,為該市場上中國唯一有力的挑戰者。
他指出,為了將製造業工作帶回美國,而對這兩個亞洲盟友揮拳是奇怪策略。二○二三年,韓國是美國新項目的最大投資國,簽署二一五億美元的新建廠計畫,而日本耗費數十年在美國匯集了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組合,資產達七八三○億美元,占相關總額十五%。
前總統拜登建立非中乾淨能源供應鏈的政策,促使美日韓關係更緊密,韓國樂金新能源、三星SDI與SK On公司承諾投資五四○億美元,在美設立十五座電池廠。數據顯示,自二○二一年以來,電動車電池廠占回流美國的就業機會逾五十%。
他表示,通用、福特與斯泰蘭蒂斯與三家韓企中的一家合作生產其電動車電池,特斯拉則與日本松下控股公司合作;日韓廠商不僅為底特律的美國車企生產電池,也融入不出口就難以存活的美國本土汽車產業。現代與起亞汽車在美獲利高於母國市場,去年其美國廠產能約占北美銷售兩百萬輛車的三分之一。
費克林說,摧毀日韓車企的利潤,營收依賴他們的電池製造商將是下一個受害者,這些公司的利潤通常最多只有個位數;尤其在中國競爭對手擴大電池領域的領先差距下,這些公司實已陷入困境。
對川普而言,關稅措施是為了粉碎拜登殘餘的乾淨能源政策,他首批行政命令中,已廢除獎勵電動車生產的法規、停止對電動車的充電補助等;然而,隨著全球汽車產業走向電動化發展,美國與盟友已大幅落後中國,如今再摧毀整個非中供應鏈的脆弱連結,川普正保證一個由北京主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