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11 19:52

《DJ在線》IPC過去重要動能,醫療逐步揮別疫後低潮

2025-02-11 13:12:41 記者 邱建齊 報導
工業電腦(IPC)產業去(2024)年整體處於庫存去化階段使多數廠商營運衰退,此外,過往常屬於不少廠商重要動能的醫療領域也在疫後相對低潮,主因疫情過後各國醫療預算有縮減趨勢,導致醫療設備採購變得更加保守;歐美市場的醫療投入策略可能從過去的品牌交易轉向醫院公開招標,影響供應商策略;醫療產業客戶採購設備更注重產品生命週期,通常希望至少能使用5年;標準電腦或主機板之外需要客製化設計;綜合上述原因使醫療領域動能減緩。

對此,各家業者的因應之道,安勤(3479)專注提供醫療設備製造商所需的客製化電腦運算組件,而非直接參與醫療終端產品開發,並根據客戶需求調整產品,也提供持續的支援服務。

艾訊(3088)強調在嵌入式系統和客製化服務方面的優勢,並在醫療自助服務設備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融程電(3416)專注於提供具有小螢幕的醫療設備,並觀察到歐美市場的醫療投入策略正在轉變。磐儀(3594)與聯發科(2454)合作將晶片應用於產業自動化和醫療領域,並共同開發相關產品。廣積(8050)開發醫療教學用的同步影像分享系統並持續出貨。精聯(3652)產品應用廣泛,除了供應醫療機構並提供多樣化產品如行動電腦、條碼掃描器和RFID讀取器。

新漢(8234)針對工業單板電腦/無風扇設計的電腦及醫療設備/零售業電腦終端機/交通及車載應用電腦設備等垂直市場採取差異化/客製化開發設計,避免與同業陷入紅海競爭,進而開創公司獨有產業優勢。凌華(6166)在醫療領域與客戶合作的專案如醫療影像同步教學系統已持續5年以上並持續出貨。飛捷(6206)透過子公司華捷智能(Berry AI)與英捷智能(Angible)持續精進AI技術應用於零售、物流和醫療領域,透過AI即時分析病患數據,縮短診斷時間並提升醫療精準度。

泓格(3577)今年主要動能雖來自半導體設備產業,但仍積極開拓生醫新動能,醫療級TPU(熱塑性聚氨酯)產品去年出貨量相對2023年可望微幅成長,也因積極參展客戶量持續增加,加上以前常用的尼龍等材料逐步被愈來愈多國家禁用,公司看好TPU未來性、應用範圍增加中。

安勤去年因產業景氣走緩加上疫後醫療需求回檔,又有前代醫療產品問題使訂單遞延,但相關不利因素逐漸淡化後,去年12月已重啟拉貨動能,並看好可望逐季攀升,法人預期今年高毛利醫療伺服器出貨量拚年增兩倍以上,帶動今年醫療營收年增約15%。

勁豐(6577)表示,醫療是現在主要產品,智慧醫院對於顯示器技術、影像串流處理及時性有更多需求,IoT裝置普及化提高醫療營運效率,行動醫療延伸到戶外及特殊場域都是公司機會,對於醫療相關毛利率達30%滿有把握。


(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