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5-01-30 06:20
理想是追求自身價值的旅程--1
理想是追求自身價值的旅程--1
我本身是個比較懶散的人,但一直敬佩那些活力四射的人。張海霞就是我一直默默關注的一個很有激情、付出很多的老師。雖然我和她似乎不是一個stxyle,但我可以感知她真誠的責任感,對國家、教育事業的熱愛。但今天,看了海霞老師的《不想吃偉哥才有性,那就讓自己成為有性的偉哥》,雖然我依然可以感受到她的痛心和吶喊,但我不太認同海霞老師關於理想的理解。所以,寫這篇文章,與海霞老師商榷。首先,海霞老師很憤怒地寫道:「一個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沒有抱負的人,不配獲得博士稱號」。看到這句話,我先回顧了一下我攻讀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時是否有理想、追求和抱負,雖然我自認為是有的,但如果以海霞老師的觀點來衡量,我是沒有理想的,不配獲得博士稱號。
12年前,我在離開大學校園6年半之後,決定考博。我那時的理想和抱負就是離開很不適合女性呆的企業,換一個適合女性做的工作。我在企業的經歷,已經寫過不少博文(我稱之為我的後青春時代),要麼呆在暗無天日的車間,每個月只在發工資的第二天休息一天;要麼就是去做陪低級老闆應酬的總經理秘書;甚至還有過什麼活也不給我安排的失業的日子。而我的同學碩士畢業留在學校,工作簡直太清閒了,就是上上課帶帶孩子(當然,那是2000年之前的事了,似乎2000年以後,大學老師的壓力驟然大了起來,到現在,搞科研已經是相當辛苦的工作了)。在這種理想的驅動下,我回到闊別已久的校園去讀博,說白了,就是想換個好一點的工作環境,僅此而已,我心裡全無為國家做貢獻的念頭,一丁點都沒有。這麼寫的時候我有些羞愧,顯然我是個燕雀,但這是實話。但你要以此判定我沒有理想、抱負和追求,我是不同意的。我碩士畢業時,曾經輕狂地寫過一句詩:一隻腳跨出校門,另一隻腳就不想再跨入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