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2025-01-08 07:20 ET
加密產業對2025年寄予厚望,期盼美國總統川普上台為加密幣黃金時代揭開序幕。(歐新社)
加密產業對2025年寄予厚望,期盼美國總統川普上台為加密幣黃金時代揭開序幕。他們盼望川普2.0大舉鬆綁監管法規,讓他們在全球銀行體系暢行無阻,也期待美國證管會(SEC)全面撤銷對他們的訴訟,若
央行把比特幣納入準備更是錦上添花。
彭博資訊報導,指望川普2.0為加密產業征服世界鋪路,未免期待太高,實際結果可能不如所願。因為歐洲和亞洲當局另有規劃。
歐盟去年底已啟動新規定,要求大型穩定幣必須把60%的準備金停泊在銀行帳戶;若不遵守規定,歐洲投資人將難以取得Tether的USDT--目前首屈一指的穩定幣。(穩定幣以1:1比率釘住美元、歐元和其他法定
貨幣,以利交易比特幣、乙太幣和其他高風險數位資產。)銀行機構將趁虛而入,發行存款代幣與穩定幣競爭。傳統金融業可能比加密產業更勝一籌。
亞洲國家也擬定計畫,設法發揮區塊鏈潛能。例如中國大陸就希望善加運用,以抗拒美元霸權,並反制矽谷讓金融業去中心化的烏托邦理想。
總之,對置身於貨幣、銀行業和科技交叉路口的公司而言,2025可能是動盪頻仍的一年。彭博資訊點出五個2025年值得觀察的新興趨勢如下:
一、金融「鐵幕」垂下
全球貨幣將分裂成西方和東方兩個世界。一大分水嶺時刻是,國際清算銀行(BIS)最近宣布退出跨境支付平台「多邊央行數位貨幣橋」(mBridge),就在俄羅斯總統普亭稱之為規避制裁的工具後。泰國、
香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參與此計畫,沙烏地阿拉伯6月也加入,但主導mBridge的是中國大陸。
唯恐華府濫用美元霸權制裁他國,東方國家正尋求建立一套替代機制,用意在避用美元和SWIFT(全球跨境支付金融訊息傳輸系統),藉此削弱美國影響力。讓兩種非美國貨幣透過美元作「媒介」間接兌換,估計占美元需求的36%至40%,倘若替代機制興起,將縮減這部分的美元需求。
二、資金快速自由移轉
東方貨幣集團將加速整合。印度和東南亞正努力將各國國內支付系統連結起來,並歡迎其他國家加入。香港觀光客在泰國想上高爾夫球付費課程,只要掃描QR碼,即可從香港的銀行簽帳金融卡帳戶扣款支付。這類實驗讓連結多國即時支付系統的跨境支付網絡Nexus逐漸成形。有了這種開放式的智慧手機跨境支付協定,60秒內就能完成即時匯款。如今用戶數正達到臨界質量。
三、「數位雙胞胎」待產
不過,創新焦點將是花旗集團所謂的區塊鏈技術的「殺手級用例」:金融與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預估到2030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兆美元。在這方面,亞洲也志在取得領導地位。從綠色債券到電動車充電站,香港正探索將一切資產以數位化呈現的可行性。新加坡則試圖以「智能合約」--可自我執行的電腦程式碼--來取代人工作業流程,以加速基金管理、私人銀行業務,及其龐大金融服務業中的眾多其他領域。
四、數位現金熱潮減退
之前熱烈討論的一些流行趨勢將消退。央行數位貨幣(CBDC)或許是其中之一。總部在倫敦的官方貨幣與金融機構論壇(OMFIF)發布的最新「支付的未來」報告顯示,2024年一項調查發現,僅13%的中央銀行認為,將各國CBDC串連起來是改善跨境資金轉移的最佳途徑。2019年,臉書(今更名為mexta Platofrms)宣布推出世界貨幣Libra的計畫後,北京也加速推動數位人民幣(e-CNY)。其他國家見狀,也開始思考是否推出自己的CBDC。如今,Libra早已夭折,數位人民幣也未成氣候,川普更對數位美元興趣缺缺。其他國家的熱忱逐漸降溫。
五、存款代幣興起
中國或許會繼續推廣數位人民幣,藉此在全球石油貿易和其他重要領域削弱美元霸權。西方國家央行則會安於把CBDC局限於批發用途:金融機構可透過交換這些代幣完成銀行間結算。至於消費大眾想以低成本方式跨境轉帳的需求,可透過Nexus協定將國內支付系統連成一氣來滿足,或把銀行存款放在區塊鏈上--如果資金按預設規則流動的需求量夠大的話。
這些存款代幣將由發行的金融機構兌付,所以稱不上是一種主權債務,與ATM提款有別,但大多數人仍會那麼看待。和穩定幣不同,代幣化存款不必保持1:1的擔保準備金。單憑存款保險,就足以讓用戶對自己數位錢包裡的存款價值放心。
結論是:2025年金融業的權力平衡將維持現狀。加密產業會比以往更能自由發行各式各樣的投機資產,但貨幣仍將掌控在傳統銀行機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