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11-17 06:32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教你如何真正讀懂文學藝術作品--3
我們對文學的誤解,教你如何真正讀懂文學藝術作品--3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出家了!這是故事,然後是: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因為傷心過度而出家了!這是情節,我們看到了故事,然後用自己的邏輯去分析,如果把前面的故事看成是我們的具體感知,那後面的情節就是我們通過理智進行的判斷,我們讀的書,基本都是這樣的方式進行對一本書的認識,真正不含有判斷的感知卻很少。
也就是說你認識的書,其實是通過理性進行了判斷之後的故事,這種理性有很多種,各種各樣,於是就出現了純粹的感知是不存在的,我們所有的認識都是在一定的意識和理論的裹挾之下產生的理解。但是這種經驗、理論和理性的判斷是極其有限的,就如過去是地心說,哥白尼之後又改成日心說,再比如我們很討厭小偷,但如果這個小偷是一個「俠盜」,那我們就會出現另一種認識,地心說、日心說、俠盜這些名詞都是理論和經驗的綜合,也都是我們曾經認為是絕對的真理,就這些東西成為我們認識文學作品的經驗和方式。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經驗和理論都會變,甚至都可能會變成錯誤的,這樣我們就應該理解我們眼中的經驗世界和真正的現實世界是不能等同的,文學作品本身和我們解釋出來的文學作品不能劃為等號,因為我們的理論是有一定的限制和缺陷,經驗和理論不能完全解釋現實空間,就像我們一個小孩子可以問懵一個哲學家一樣,比如:我是什麼?人是什麼?等等!我們在解釋文學藝術作品的時候,總會停留在某一個位置無法繼續向前,這就是經驗和理論的終點。
重點的總結:那繼續往前又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說的「形上學」,就是我們無法用理論和經驗去解釋的部分,有人問那這一部分有什麼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