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_Tsai 發達公司經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6-03 10:36

薄膜太陽能廠:出海口雖浮現 轉虧為盈才實際

薄膜太陽能廠:出海口雖浮現轉虧為盈才實際2010/06/03-黃女瑛
雖然2010年下半薄膜太陽能廠可望開始受惠於技術提升而與主流結晶矽拉近距離,進而提升銷售競爭力,在出海口浮現下,不擔心貨品出廠後銷不出去的情況,但薄膜太陽能廠坦言,最重要是達到轉虧為盈才有生存實力,否則,下半年德國下砍補助使需求產生波動,同樣又是一波淘汰賽。
雖然薄膜太陽能廠可望在下半年陸續規劃提升轉換效率,拉近與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的距離,使市場需求提升、出海口浮現,不過,亦有薄膜太陽能廠坦言,無福消受這個新商機的業者大有人在。
對薄膜業者而言,提升轉換效率外,生產良率提升使成本下降才是最大的挑戰。古榮豐攝
薄膜太陽能廠指出,薄膜太陽能模組轉換效率提升後,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來自於生產良率的提升,這波的考驗極可能導致薄膜廠間的競爭距離再拉開,若沒有相當的生產良率,則代表成本無競爭力,而不同薄膜廠所產出的模組,發電瓦數也有極大的差異。
轉換效率7%的非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技術,升級至轉換效率達8~10%以上的堆疊式(Tandem)微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後,因為轉換效率上調,使模組發電瓦數提升,進而也拉高市場對薄膜太陽能模組的接受度。
不過,因為微晶矽薄膜太陽能模組的報價同樣必須參考主流結晶矽太陽能模組的價格水準,所以價格挑戰高,若產出良率無法提升導致於生產成本無法下降,同樣會面臨賣1片賠1片的命運,更可能因為產能的擴充使虧損跟著放大。所以,下半年對薄膜太陽能廠而言,不單只有轉換效率的提升,還有生產成本具競爭力達到轉虧為盈的目標。
薄膜太陽能廠表示,曾遇到客戶是由同業介紹過來訂貨的,主要就是同業無力承接訂單,因為不堪虧損又不好得罪客戶,所以介紹給其他同業接單,所以,有能力接單且達到獲利,恐怕是薄膜同業更重要的課題。
太陽能業者表示,下半年德國將下砍太陽光電補助再加上匯率變動,市場需求勢必跟著震動,對薄膜廠而言,環境挑戰也拉升,必須快速達到上述的生存條件,否則預估產業淘汰賽仍會跟著再啟動。
目前台系太陽能業者中,包括宇通、聯相及迎輝轉投資八陽已投入微晶矽薄膜太陽能組外,其餘亦積極尋找資金以購入新設備提升轉換效率。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