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2-08-04 10:07

富邦、國泰違規偷跑宣傳高配息 00900嚴重溢價大割韭菜!

趙靖宇
·基金一姐
2022年8月3日 週三 下午4:35


趙姐錯了,先自首,等富邦特選高股息30ETF(00900)配息等很久了,逾20萬的受益人肯定也是,去年12月22日掛牌至今,終於等到,八月第一天收到富邦投信的新聞稿,想說趕快在粉絲團分享資訊,尤其是看到每單位1.2元的配息金額,沒錯,很高,富邦發布新聞稿的當天收盤11.74元,這個股息用數學算,配息率達10.2%,所有媒體直接照除做成新聞標題,我雖沒用這麼聳動的配息率刻意去強調,以免誤導投資人,只有分享配息金額,結果投資人瘋搶搭配息列車這件事還是發生了。
8月2日開盤,當天大盤大跌,00900竟逆勢大漲,最高衝上12.84元,收盤市價仍漲7.6%,8月2日的淨值只有11.67元,也就是說溢價一度達到10.02%,價差1.17元,配息是1.2元,幾乎接近配息金額,溢價這麼大,只怕拿了利息賠了價差,若用收盤價去算,溢價也有8.3%,看8月1日的淨值是11.78元,收盤價11.74元,還是小小的折價,盤後富邦投信向所有媒體發新聞稿宣傳配息1.2元,7月為除息高峰,這也會是一年中最高的一次配息,這個動作恐怕助長了溢價。
雖然富邦投信方面在8月2日盤後再發新聞稿補救說明,8月2日的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 ETF之指數與大盤同步開低,然次級市場追價買盤積極,造成大幅度溢價狀況,代表次級市場價格,大幅高於該ETF的真實價值,提醒投資人市價與淨值的偏差,終將回歸淨值表現,應留意大幅度的溢價風險,避免爾後因市價回歸淨值,造成價差損失。
不尋常的是00900在8月1日收盤前還未公布股利,成交量只有4千多張,8月2日的成交量大增至9萬4張多張,富邦官網查到的現金申購買回清單中,券商部位增加高達85000張,是否券商在初級市場用淨值申購,到次級市場倒給散戶,8月2日的量都變成散戶接走?如果屬實,這個韭菜割很大,現已暫停00900初級市場交易,8月3日盤中最高仍出現12.46元,最後收在12.16元,量能4萬9千多張。
據聞散戶已有人向金管會、交易所客訴,到底有無人為因素,主管機關是該查,按照金管會7月5日函文投信業者,為紓解現行ETF公告預估配發現金股利後造成投資人瘋狂追買致溢價持續之現象,要求ETF比照共同基金,收益分配之「每受益權單位數可配息金額」僅需公告乙次,過去ETF申報作業應於受益人名簿記載之停止變更期間或收益發放基準日前至少12個交易日輸入,並應於除息交易日至少2個營業日,就其年度收益分配金額補行輸入。
換言之,過去ETF收益分配雖需公告兩次,但金管會公文清楚指出,首次公告強制揭露事項僅有「停止過戶期間」或「除息日」,預告「每受益權單位數可配息金額」非首次公告須強制揭露事項,故投信業者於除息交易日2個營業日前公告「每受益權單位數可配息金額」乙次即可,或能降低溢價之程度及延續時間。
早在7月5日金管會即函文要求投信業者配合,要求改善ETF市場溢價現象,股息配發金額只要在除息日前兩個交易日公告,而不只富邦投信未聽金管會指令,8月1日盤後做出00900期前公告,包括配發金額1.2元及除息日期8月16日;另外,國泰投信也同樣於8月1日發布新聞資訊宣傳3檔台股ETF所組成的「息收聯盟」進行第一階段公告,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 每單位配發現金股息0.28元;國泰股利精選30 ETF(00701) 0.25元;國泰台灣5G+ ETF(00881) 0.26元,每單位實際配發金額將在8月11日公布,8月16日除息,也就是“照舊“辦理會公告兩次,兩投信4檔ETF之投資人最晚只要在8月15日前持有或買進,皆可參與本次配息。
股東爆增至57萬多人的國泰00878因是季配息,每季配息金額相對一定比年配或半年配的少,也難怪00900的高配息聲量壓過00878,兩家投信新聞稿很明顯不同於以往,僅公布配息金額,破例未算出預估配息率的數字,文字上有意避開煽動投資人的舉動,高掛的配息率驚人數字是媒體自行估算,似乎與業者無關,但公文函令除息前兩天公告即可是事實,兩業者仍有偷跑之嫌。
趙姐在這裡還是再強調一次,配息率不是報酬率,最近的配息率一定都很高,從萬八殺到萬四,股價全面跌下來,配出的金額不變,分母變小(股價),分子一樣(股息),除出來一定比以前高,不要只看配息率很高,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冒然搶進,還是要評估萬一股價下跌回不來,除息會貼息的風險;現金股息配的再好,是要從股價上除息扣下來,要能漲回去,填息完成,這個利息才真正屬於你,才是真的本利都賺到,否則就是先領利息先爽,本金一直虧,駝鳥心態不去看,只能靠繼續配下去拗回本。
事實上,00900去年底進場前的發行價是15元,至今跌了快兩成,本次配息即使填完息,原始股東還是處於套牢中,沒錯,我們基本上都鼓勵看長不看短,短時間的套牢,先忍一忍,但必須是在正確的觀念下,而非只重視業者的包裝,看到新聞盲從。
(以上作者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請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