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1-01 10:23

美輪胎雙反調查初判出爐 我國業者能化危機為轉機?

美國商務部針對台、韓、泰、越的輪胎「雙反」調查初判結果2020年12月31日出爐,台灣意外被課最高稅率,台灣加權平均稅率88.82%,遠高於韓國的27.81%,越南的22.3%,和泰國的16.66%。根據五年前美國對大陸進口輪胎實施「雙反」的經驗來看,國內輪胎廠短線衝擊難免,中長線透過產能調度轉進等方式,有機會化危機為轉機。(延伸閱讀:美輪胎雙反調查初判出爐 傳南港稅率98%受傷最重
美國商務部是在2020年6月宣布,針對從台灣、南韓、泰國及越南進口的輪胎展開「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原因在於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政府控訴。

國內輪胎業者分析,這應該算是五年前美國對大陸進口輪胎實施「雙反」的第二波。

2015年同樣是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政府投訴,認為大陸傾銷轎車胎(PCR)和輕卡車胎(LTR)到美國,傷害當地產業,後來經美國商務部調查, 認定大陸廠商存在傾銷及政府關稅補貼的事實,祭出「雙反」稅率,當時對於大陸輪胎市場造成不小的衝擊。

在這之後,大陸輪胎廠於是大規模外移到周邊地區。眼看這幾年從台、韓、泰、越進口到美國的輪胎數量激增,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再度向政府控訴,於是美國商務部於今年6月宣布對上述四個國家進一步展開雙反調查。

比較令人意外,大陸輪胎廠面臨五年前的中國雙反事件後,多數廠商都是轉進泰國,也因此6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展開反傾銷調查時,當時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聲明,建議的傾銷稅率差額以泰國最高,介於106%至217%,其次是韓國的42%至195%;而台灣介於20%至116%,越南約5.5%至22%,稅率都算是相對較低。

但2020年12月31日初判結果出爐,台灣意外被課最高稅率,其中南港輪胎稅率高達98.44%,龍頭正新為52.42%,其他建大、泰豐、華豐則適用加權平均稅率88.82%。聽聞初判結果,國內輪胎業者紛紛表示「不可思議!」「跌破眼鏡!」「完全想不通!」

按照邏輯,這幾年以泰國進口到美國的輪胎數量最多,台灣和韓國進口到美國則多半是中高階輪胎,價格都在平均之上,根本不應該有傾銷問題才對。但初判結果卻是台灣和韓國居稅率最高的前二位。為此,國內輪胎業者一方面打算連同橡膠公會,向美方申訴平反。所有業者也都忙著沙盤推演,打算調度產能到稅率最有利的地區生產,把影響降到最低。

根據五年前美國對大陸進口輪胎實施「雙反」的經驗來看,預料國內輪胎廠短線衝擊難免,畢竟產能調度遷移不是一蹴可幾,需要一些時間。其中正新、建大等大廠,因為在台灣、大陸、東南亞都有設廠,產能比較容易靈活調度,有利化解危機;至於南港、泰豐主要生產基地都在台灣,應變能力可能會相對較弱。

至於中長線來看,畢竟全球輪胎市場的主要玩家就是這一些,總過重新洗牌,最後會找到新的平衡點,台灣輪胎廠經過這波「雙反」震撼教育後,未來可能形成強者恆強,業者可以藉此機會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畢竟這次美國對於亞洲四國的輪胎雙反調查,起因就是大陸輪胎廠商並沒有被五年前的大陸雙反事件打倒,反而透過各種轉進方向,愈挫愈勇,逼得美國再度出手。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