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7-24 07:59

美中緊張增脫鉤動能 恐讓美股回檔20%

美中緊張關係本周又升高,主要是美國起訴兩名中國駭客,以及下令中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關閉。華爾街開始探討局勢變化和潛在影響,並出現一種看法:世界會更加兩極化,各經濟體和企業會分別更加傾向往中國或美國靠攏。但重新調整的過程可能很複雜。


美中關係走在什麼樣的軌道上?曾擔任美國總統川普首席策士的巴農(Stephen Bannon)21日上福斯新聞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已經制定了對中國的「作戰計畫」,首先是對抗,接著要「放倒」中國共產黨。巴農補充,這包括在「中國人占領的西藏」邊界區支持盟友印度。(延伸閱讀:會員專屬/美國拉攏印度 好處多多
Rockfeller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策略長張致銘說:「脫鉤在來年只會增加動能,除非中國政策大轉彎。而此刻看起來不太可能。」

儘管最近的摩擦對美股影響不大,美股22日仍走高,張致銘提醒,投資人不要只關注各國大規模振興計畫,應該多留心美中關係的分崩離析,因為那將造成供應鏈遷移和貿易夥伴的改變,可能對部分企業和經濟體有重大影響。

長期看多美股的分析師Ed Yardeni警告,除疫情之外,美中關係惡化是他認為股市可能回檔逾20%的原因之一。

根據BlackRock下半年展望報告,「美中競爭勢必影響雙方關係的每個層面,不管大選結果為何。其他國家會漸漸被迫選邊。脫鉤聚焦於--但不限於--科技業。這代表投資對兩個市場都需要曝險,特別是全球成長的重心正移往亞洲。」

Rockfeller全球投資策略長Mike Pyle建議對全球成長的兩大引擎建立更均衡的曝險,「可以直接投資中國資產,或透過台灣、南韓、澳洲、日本等地間接進行」。

對於美中兩大經濟體脫鉤,摩根士丹利最近在研究報告裡探討了對35個產業領域的影響。

有11個領域會對成本增加和業務運作面臨的其他挑戰,感受最深。包括全球汽車和零組件製造商;全球運輸和航空業;全球資本財、美國資訊科技硬體和網路、以及美國和亞洲半導體。

持續全球化則可嘉惠13個產業領域,包括全球化工、飲料和精品。全球製藥、生物科技和醫療技術也受益。美國銀行和保險業者也名列其中。

在脫鉤的研究報告裡,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說,到時會有區域性贏家浮出檯面,內含亞洲網際網路和歐洲企業軟體商,因為在「多極世界」裡,他們會受到法規保護。還有一些產業幾無影響,例如全球能源、金屬和礦業。

另外,張致銘指出,全球貿易會受到負面衝擊,「但轉型永遠會傷到部分企業、幫到另一部分」,對國家而言也一樣,「西方企業搬移供應鏈是否讓印度成為受益者?或是印尼?」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