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4-08 13:25
善用股、債槓反型三大優勢 衝高收益
台灣ETF市場愈來愈成熟與產品愈發多元,投資人也從交易導向轉為為配置導向。元大投信認為,善用股、債的槓反型ETF,可以適度地趨吉避凶,不僅可以在上檔增加收益空間、下檔也可以增加防禦保護力,尤其可以留意元大台灣50反1、元大台灣50正2、元大美債正2的搭配機會。
此波全球股市由高檔下墜且又凶又急,也凸顯靈活操作、配置的重要性。元大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資深經理陳威志指出,亞洲的槓反型ETF主要透過期貨進行搭配,以下跌情況看,反向的保護性較好,是因為通常期貨會先行下跌,且幅度會大一些,因此投資人可以多賺到「價格發現的效果」,因此,在大型系統性風險來臨下,不僅運用反向ETF避險效果好,還可以避免考慮保證金問題,資訊也相對透明。
就事件意義來說,反向ETF更具有事先防範、事中反應、事後布局的三大優勢。
就事先防範角度來看,當12月、1月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新聞之際,搶先布局便可以率先防範;當事件發生時的2月、3月,隨疫情擴大,投資人可以不用思考到底要不要動到存股部位,直接加大反向部位,以便省去思考以及猶豫時間;在事後布局方面,隨著股市已經做出修正,反向就可以先行出場,進行汰弱留強,加碼優質個股。
反向ETF也是策略輔助工具:當多頭到了尾聲,市場擔憂是否有續漲空間,可以適時選擇強勢股搭配反向ETF避險。
就槓桿型ETF上,會是搶反彈的好工具,可以省去選擇個股的時間,尤其在現今的系統性下跌之際,可以避免掉個股基本面問題,提供低檔加碼的機會。
美債正2ETF也有避險效果,且美債相對反向ETF還擁有息值滾入,具有穩定以及避險效益,因此在不同情況下可搭配不同避險工具,例如景氣復甦與股市多頭走勢時,可以股票與槓桿ETF搭配美債正2。
在景氣衰退與股市空頭走勢,則可採取股票+反向;當景氣落底或是低檔波動縮小之際,運用槓桿ETF搭配美債正2。
就配置方面,由於美債與台股有負相關,二倍的股債配置也有助於提升投資的績效,積極型投資人可以布局台灣50正2搭配美債20年正2,比例為50%:50%;穩健型投資人可以布局台灣50搭配美債20年正2,比例為70%:30%,而台灣50正2搭配美債20年正2,也是多頭操作與低檔搶短皆合適的配置方法。
元大投信副總經理譚士屏提醒期貨槓反ETF投資人須了解商品特性及注意風險控管,並提醒:
1.期貨ETF之標的沒有漲跌幅限制。
2.槓反ETF只反映單日價格的槓桿反向表現,應設停利停損點,不宜長期持有。
3.交易時須注意折溢價。
在固定收益的槓反型ETF上,美國洲際交易所集團(ICE)旗下互動數據公司(ICE Data Service)亞太地區指數主管Will Tu指出,槓反型ETF也在美國相當流行,而目前新掛牌債券ETF也多以ESG相關主題。美國還有三倍的槓反型ETF,不僅有新台幣300億至400億元的規模,交易量也大,受到短期投資、投機、當沖客的喜愛,不過目前亞洲還沒有推出相關的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