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熾翼火龍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1-22 19:17
《基金》亞洲市場有「基」之彈,外資搶進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外資今年買超亞洲市場,主要是由企業獲利與基本面成長帶動的有「基」之彈,根據亞洲各國發布的經濟數據來看,數字都相當亮眼,包括台灣出口連15紅、韓國2017年出口創歷史新高,以及中國上周公布2017年GDP增速達6.9%,超出目標值6.5%,為2010年來首度回升。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說明,就企業獲利方面來看,同樣可看見亞洲企業獲利增長趨勢強勁的表現,據統計,2018年亞洲企業預估每股盈餘(EPS)已連續19個月獲得上調,且盈餘獲調升的企業家數,是7年來首度超越下調家數,其中又以循環消費、醫療保健與資訊科技等新經濟板塊動能最為強勁。
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除了亞洲市場本身爭氣,搭配全球投資氣氛好轉,美股續揚等利多,進一步帶動亞洲市場揚升,推升亞股與港股突破10年區間,同步刷新歷史新高,台股也改寫近28年以來新高,在近期資金出現健康輪動之下,預期今年亞股漲勢仍可期待。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應迦得指出,去年19大政策確立,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焦點將由「數量」轉向「質量」,隨著中國結構性改革力道增強,推動經濟主軸由消費逐步取代投資,有望減緩過往中國經濟週期大起大落的波動性,進而降低中國股市風險溢價,推升中國股票估值。
應迦得說明,目前中國境內投資人持有資產以儲蓄與理財產品為主,不過在目前實質利率偏低與去槓桿化政策的影響下,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降低,此現象有望促使中國投資人將部分資金轉入股市,以追求更好的收益目的,搭配A股入摩所啟動外資長線流入效應,看好能穩健配發較高股息、業績與營運穩定、品質良好且具長期增長潛力的大型藍籌股、白馬股,在未來深具成長機會,亦能扭轉過往由散戶主導的投機風格。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隨著東協國家走出信貸調整周期,企業獲利逐步改善,搭配總經環境好轉與政策改革提供盈餘持續上修動能,2018年東協股市漲勢可期,且因為東協各國各擁不同利多題材,建議透過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挖掘具成長機會的東協贏家企業。
黃寶麗(Pauline Ng)進一步表示,在銀行信貸調整周期與強勢美元均逐步進入尾聲之下,東協股市出現大幅轉機,最明顯的即為2018年每股盈餘(EPS)預估,在去年11月出現逾半年來首度明顯上調,其中以新加坡與印尼成長趨勢最明顯;此外,今年亞洲資金輪動有望從去年的科技產業,轉向內需消費題材,看好具備長期人口紅利優勢,盈餘增長由谷底翻轉的東協股市將更具補漲優勢。
就全球的角度來看也有利東協經濟成長,黃寶麗(Pauline Ng)說明,全球景氣與需求回暖,東協出口全面性復甦,像是新加坡工業與製造業,印尼、馬來西亞的棕櫚油與煤礦、泰國的農產品等,配合泰國走出國喪期,菲律賓調降所得稅率的稅改政策等,均有利內需加溫,讓2018年東協經濟增長潛力持續看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