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7-11-07 19:19

電子商務成長 工業土地需求大增

電子商務的成長使得相關企業對於物流或倉儲用地的需求大幅增加,包括MOMO購物台、全家便利商店等,都陸續砸下重金購置土地或更新設備。
根據仲量聯行統計,台灣過去10年的網購營業額,約逐年成長5~15%,去年營業額已佔台灣全年零售業營業總額的5.4%,但與鄰近國家相比,例如中國12%、南韓9.8%,甚至美國7.0%,台灣的網路購物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潛力。
仲量聯行投資部資深副總經理吳瑤華表示,台灣多數廠商多選擇以購買或租賃土地的方式,來興建物流廠區和倉儲區。一般來說,物流倉儲的選址,最好距離交流道15分鐘車程以內,以近國道1號最佳,其次為國道2號,愈近國道1號的土地愈難找。坪數依需求不同,自用的以2、3千坪較常見。
近2~3年,桃園的地價漲很多,租金也漲了2、3成,吳瑤華表示,再加上台灣的融資利率相對較低,有些企業就會覺得租不如買,乾脆自己購地建廠房。
高力國際市場推廣及企業傳訊協理朱秉瑩認為,台灣的工業用土地的確是因為電子商務的興起有非常大的需求,但這也是相對比較後的結果。大約8年前兩岸金流還不互通時,物流倉儲業者以outlet較為常見,規模最大的是德記洋行。電商興起之後,包括分包、發貨等逐漸結合成一條產業鏈,但也要留意在一帶一路成熟之後,現在做好的物流線和廠房,是只夠滿足內需或是能夠打入亞洲市場?否則可能步入旅館拋售潮的後塵。(崔雅慧/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