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07 10:58

「網易」創辦人丁磊:當年創業是受張忠謀啟發

大陸知名入口網站「網易」創辦人丁磊透露,1997年他26歲創立網易公司時,一部份原因是受到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自傳的啟發。基於這個緣由,加上欣賞台灣生產工藝與「匠心」精神,丁磊說,網易願成為台灣所有優秀製造商的朋友,歡迎台灣企業透過網易的平台,將更多優秀的商品帶給大陸消費者。
丁磊6日在南京2017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開幕專題演講中透露,他1997年在廣州創辦「網易」,跟台灣其實有一點關係。當時,他有機會讀到了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自傳《我的上半生》,文中提到他年過半百,依然有勇氣跑到台灣創業。
丁磊說,「我看到這本書後備受鼓舞,那一年我26歲,我覺得一個56歲的老人都能從美國到台灣創辦半導體事業,那我26歲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創辦一家公司呢?」
但他也表示,更重要的一點是,1990年代初期鄧小平南巡講話,讓他們這一代大學生看到了希望。「90年的互聯網,是一個讓人熱血沸騰的生意。我和很多朋友有幸成為大陸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並成長到現在,這是我們抓住的一個重要機會。」
丁磊表示,他今天站在兩岸企業家峰會的論壇上,感覺比那時候更強烈。因為今天中國的市場更大,機會更多。他提到,中共19大剛開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強調的兩句話,他特別關注。一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第二個是,大陸「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
丁磊說,「人民有需求,政府有決心,這意味著,兩岸所有企業家,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為兩岸人民的美好生活服務。」
他指出,中國大陸是當前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去年,台灣的零售總額大約是人民幣9,000億元,中國則是33.2兆元,相當於台灣市場近37倍大的規模。若單純比較電商市場,這個數字還會更可觀。
丁磊表示,台灣就在這個世界市場旁邊,有地理優勢、文化優勢,還有政策加持。「今天,所有兩岸企業家都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跟著時代一起走,跟著國運一起走,成為被時代需要的企業?」
丁磊稱,網易的購物平台「網易嚴選」,年初在準備做茶葉的時候,他送給員工一本書叫《茶路天涯:台灣茶第一堂課》,要求每個人都認真研讀,學習台灣人怎麼做茶。
他認為,除了傳統手工藝,台灣在現代製造業方面也領先全球。現在世界上最好的手機—iPhone,生產中三個最核心環節都是由台灣企業來完成:CPU由台積電製造,攝像頭由大立光電提供,組裝則是由鴻海集團完成。
在他看來,「台灣有足夠優秀的生產工藝,有足夠的匠心、耐心來做出好產品,這些都讓我們欽佩不已。」
但丁磊也發現,很多台灣企業嘗試來「走電商」,最後發現大陸電商很難做,賺不到錢。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東西這麼好卻賣不動。
他認為,台灣企業善於製造,也善於挖掘「在地」故事,但到了大陸,語境變了,市場和人都變了,「在地化」成了一個難題。
丁磊表示,這個時候,往往需要網易這樣的本地大平台、「老司機」去連接、帶路。網易在大陸發展了20年,積累了20年經驗,網易覺得可以出點力,去幫助台灣製造商在大陸成長。
網易的跨境電商產品「網易考拉海購」上線兩年,目前合作的台灣品牌近200家,年銷售額增長率接近300%。另一個產品「網易嚴選」去年4月上線,一年半內和100多家台企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訂單額超過人民幣2億元。
丁磊指出,目前,大陸製造業主要的問題是,同質化競爭很激烈,創新投入不足,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台灣製造業在這方面有天生優勢。在嚴選模式裡,台企只需要專注於生產,其它推廣、銷售、售後都可全部交給「網易嚴選」。
丁磊說,台灣人經商喜歡講一句話「愛拚才會贏」,也喜歡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網易願意成為所有優秀製造商的朋友。期待更多台灣朋友通過網易平台,為大陸帶來更多優秀的商品。大家一起打拚、努力,讓「兩岸聯手賺世界的錢」這個美好願望進一步落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