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1-22 05:54

生醫基金後勁十足

生醫基金後勁十足
2016-11-22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美醫保交易平台人數 資料來源:史特洛資產管理
川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砍藥價疑慮漸散,以美國為主的醫療保健類股迎來反彈,法人表示,川普可望持續帶來醫療利多消息。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川普推翻歐巴馬醫療改革可負擔健保法案(ACA)可能性小,且自2013年ACA上路後,醫療保障人口增加、對醫院經營有利,未來加入醫療保險交易平台「購買醫療保險」的美國人將加速成長,成為生醫基金反彈的重要引擎。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Evan McCulloch)也分析,川普傾向調降企業稅、給予企業海外獲利匯回一次性稅務優惠的政策立場有機會刺激產業併購,利於中小型生技股股價表現。此外,過去一年多生技股受到希拉蕊.柯林頓批評藥價的利空打壓而下跌,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股價銷售比(P/S)低於過去十年平均,史坦普500生技指數評價面亦較美股大盤折價近三成, 展望總統及國會均由共和黨勝出,執行大幅藥價改革的可能性降低,鑒於生技股選前股價已反映悲觀情境,生技股評價面有向上提升空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NBI生技指數在11日當周的周漲14%後呈現休息,若能守穩季線2,926點支撐,有機會再向上挑戰。根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至16日止的基金資金流向顯示,醫療產業型基金近兩周吸引38億美元資金進駐,建議投資人耐心續抱,空手者採取分批加碼。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儘管美國總統大選後,近期一波急漲後,可能出現拉回整理,但中長線來看,MSCI全球健康醫療指數本益比為15倍、生技產業本益比13.6倍,都相較於MSCI世界指數15.9倍要便宜,具價值投資機會,中長線有表現空間,可分批布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