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1-20 22:10

OECD敲警鐘 全球債務違約恐引經濟雪崩

2016年01月20日 21:24葉聆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席懷特(William White)今日表示,目前全球金融體系不穩定程度已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而其中又屬債務問題最為嚴重,若違約潮爆發將連動引發經濟雪崩,甚至嚴重挑戰全球政治及社會穩定性。
根據英國《電訊報》報導,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開幕前一夜,懷特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局面比2007年險峻,我們所有對抗經濟蕭條的彈藥已耗盡。八年以來,各國債務仍持續上升,如今全球每個國家都是潛在導火線。最糟糕的是,在下次經濟衰退潮來襲時,這些債務很大部分將無法償還,而投資者卻以為現在持有的資產能保值。然而,與其猜測經濟大衰退是否有到來的一日,思考如何去面對才是當務之急」。
懷特的警告不容忽視,因為在08年次貸危機爆發前,極少有人會明確指責西方金融體系是在胡來,而懷特正是少數預言全球經濟將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人之一,在金融界資歷豐富的懷特亦曾擔任過國際清算銀行(BIS)首席經濟學家。
懷特認目前全球面臨的經濟危機,美國聯準會(Fed)和各國央行難辭其咎。在2008年雷曼兄弟風波爆發後,各國央行接連推行的貨幣寬鬆政策(QE),這些非常規的貨幣政策透過金融系統傳播至亞洲與其它新興市場,低成本熱錢流入各國房地產及金融市場,爾後導致各地資產泡沫、全球資本流動難以控制,最後這些國家現在都已經深陷惡性循環的窘境而難以自拔。聯準會和各國央行近年的貨幣政策無疑是在花未來的錢,QE釀成的債務陷阱極難收場。目前聯準會陷入進退兩難之境,局勢已經糟糕到無論升息與否都難有好結果。如果升息或將造成債務違約潮爆發,屆時等著各國的可能會是另一次的經濟大蕭條;而若不升息,局勢只會每下愈況。
懷特認為,現階段這複雜的狀況無法輕易解決,但至少各國政府該停止讓央行用貨幣政策幫忙「幹髒活」。各國政府應回歸本質面以財政政策為優先,大力投資基礎建設以刺激經濟增長。他說:「試圖靠央行解決償付能力問題是很危險的,央行能改變的從來都是流動性問題,這也是這次經濟危機唯一的處方籤,而我們已經快沒有時間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