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2-18 20:57

破解22K的根本之道

破解22K的根本之道
立法院在今年1月9日三讀通過《勞動部暨所屬機關組織法》,正式授予勞委會升格為勞動部的法源。勞委會也發揮高度效率,昨天正式掛牌升級為勞動部,更在掛牌前夕公布《勞動力公益信託辦法》,鼓勵企業與個人以信託的方式,投資於台灣如雨後春筍般竄出的職業達人的創業潮。首任勞動部長潘世偉也提出「為國民打造有人性尊嚴的工作」,作為勞動部的願景。
升級後的勞動部,可以預期對於勞動條件、勞工安全、退休福祉等屬於保障性質的業務,將會有更為縝密的規劃與執行。此次將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併勞保局移撥保險基金業務,改制成為「勞動基金運用局」,統籌管理勞退、勞保、就業保險、職業災害保護專款、積欠工資墊償基金以及就業安定基金等六類基金,達到共同操作管理的整合模式,以提升基金操作績效,為勞工提供更加堅固的財務保障。
但是我們認為,勞動部應該將更多的力量,投注在最困難的勞動力發展任務上,終極目標則是緊密結合行政院的資源,動員各部會的集體力量,從根本解決青年失業飆高、22K魔咒多年無法破除、中高階經理人薪資成長停滯等,與所有國人相關、影響台灣未來發展最關鍵的問題。
我們充分了解,要扭轉就業市場低迷不振的任務,不能只靠勞動部單一部會,而是需要所有政府部門的合作才有機會達成。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美國的聯準會(中央銀行),在柏南克擔任主席的任內,將「勞工失業率降低至6.5%」作為中央銀行政策操作的前瞻指引(政策目標)。對於美國以及絕大多數的先進經濟體,勞工就業的問題,都是評核國家領導人績效最重要的關鍵指標(KPI)。
勞工是國民經濟發展最根本的要素之一,而薪資則是勞工就業市場榮枯的主要基準。馬英九總統在農曆春節期間高喊2014馬年是「台灣經濟的衝刺年與突破年」,呼籲全民拚經濟,我們贊同全民拚經濟的方向,但是過去多年政府高喊拚經濟,勞工的就業機會卻沒有增長,與台灣未來息息相關的青年失業率則不斷向上竄升,基層勞工與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在22K魔咒下動彈不得,連人數最龐大的專業經理人階層,也深陷在薪資成長停滯的泥淖中。馬總統高喊「拚經濟」,務虛或者務實的KPI,就是勞工就業與薪資成長。
要提高台灣整體薪資水平,根本之道就是增加就業機會。過去政府做了許多努力,但是大多「只做了半套」,大量政策資源打了水漂,有的甚至種瓜得豆,產生適得其反的惡果。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當年調降遺贈稅,吸引了3千億美元的資金回流,政府卻只想了前半段,錢進來之後沒有去處,一股腦兒全部湧進了房地產市場,為房地產與豪宅炒作提供了充沛的火藥。富人與資本家拚命囤房,而且獲利豐碩,造成社會資金全面向房地產行業傾斜。富人毫不思索就砸數億元買房囤房,卻不願拿幾百萬元來投資年輕人的創業計畫;沒有新創事業,自然沒有新創工作。立意良善的調降遺贈稅,因為只做了前半套,最終導致貧富差距擴大、民間投資停滯、就業萎靡不振等惡果。
不只是中央政府搞半套政策,高喊吸引投資的地方政府,過去幾年來雖然不斷推出各種計畫,有的搞文化園區、有的搞創意園區,北部的縣市甚至要求這些園區或者BOT計畫都必須提出具體的創造就業人數指標。然而這些地方政府的開發計畫,核心就是土地開發與炒作,至今尚未有一個真正創造出實質新增就業人口的成功案例。
勞動部掛牌前提出「勞動力公益信託」,讓麵包大師吳寶春、世錦賽桌球金牌國手莊智淵等獲得國際肯定、卻遲遲募不到創業資金的問題,找到一條解決之道,這個「創造投資機會」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相較於整體近千萬就業人口,以及每年新增十幾萬社會新鮮人的低薪問題,「勞動力公益信託」顯然只是杯水車薪。
主管部會必須趕緊提出政策,把房地產市場龐大的資金引導出來,灌注到數量龐大、卻苦無資金的青年創業者身上,期待五年、十年後培養出新的華碩、聯發科;政府也必須毫不打折地面對跨國企業的需求,以特案或是試點的方式,真正完成吸引外資投資台灣的案例。對於已經在進行的潛力行業,例如國際醫療中心、自由經濟示範區中心相關產業等,更要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讓投資進來,讓產業起來,讓就業機會增加。
勞動部掛牌成立、馬總統高喊2014全面拚經濟,成敗關鍵就在能否札札實實創造就業機會。這是評估政府施政最關鍵的績效指標,也是民心最終向背的決定因素,我們深切期盼從中央到地方,所有主政者不能夠再做半套、搞虛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