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diant 發達集團專員
-
來源:實力養成
發佈於 2009-01-19 22:36
轉載_散戶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散戶的操作策略和方法
在自然界中存在生物鏈在證券市場中,也存在著一種生物鏈。在這條生物鏈中,散戶扮演著最下面的一環,受到主力、券商、企業以及市場的蠶食。投顧會員也是一樣區分等級買進叫出分先後,針對這一現狀,每一位散戶投資者必須要清醒地認識自己所處的弱勢環境,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才能在這一弱肉強食的環境中生存。
到底應選擇什麼樣的操作策略和方法才能適用於散戶呢?說白了,正確的投資策略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定的。雖說投資策略沒有定式,但也有以下這些根本共識:
一、明勢操作:據資料統計,指數的下跌中有80%的股票是翻綠的,而在一個昇勢中則有80%的股票是上漲的。按照這一規律得出在一個下跌勢中它的風險與盈利比率可以看成8比2;而在一個上漲行情中風險與盈利比率,那就是2比8。因此,投資者要想回避風險,首先要選勢。
二、籌碼理論:在證券市場,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買股票投資”。在實際中我們看到的投資群體均以差價獲利,這一現實我們也可以從去年全年的印花稅和交易手續費的總額基本與上市公司盈利總額相當這一現像中看出。這就是說,在市場中盈利的是主力還是散戶,均是以犧牲投資者資本為代價。也由於這一現實,因而形成了主力市,也就有了人為的價格操縱以及虛假題材的發生,因此,把股票視為籌碼,當籌碼高度集中時,物極必反,投資者就可拋出;反之,籌碼高度集中後不斷分散的過程就是股價不斷尋底的階段。投資者根據這一理論防止走入投資理念的誤區。
三、波段操作:股市的運動軌跡是以波動的形式進行,在波動中,盈利最大的不是長線投資者也不是短線投資者,而是善於把握波段操作的投資者。既然是波段操作,投資者就不能天天買賣股票。
四、平常心:在證券市場中,投資者在買入一支股票之前已經定下是盈還是賠了,但是還要等到現實到來。當現實到來時,不管是盈利還是虧損,都會引起投資者的情緒變化。當這種情緒變化不大時,投資者還能理性分析;當這種情緒變化過大時,投資者就會感情用事,就無法按照任何的戰略獲取利潤,這就是散戶最大的敵人——不是主力也不是市場,而是自己。
五、善於總結: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很多散戶在失敗中失去理智,怨天尤人,而不能夠冷靜地總結失敗的原因,以力再戰。
六、堅決停損:停損對散戶而言,是一個很難的課題。一上漲期望值就提高,而下跌又有高位不賣低位更不捨得賣的心理,一旦被套更難割肉出逃。這也是散戶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回避風險的投資策略時就必須有遭遇風險的準備和駕御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