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鳥超小隻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8-12 07:34
颱風、物價與通膨
颱風、物價與通膨
2012-08-12 00:47 工商時報 于國欽
■CPI的漲幅是由鮮奶、西式速食、夏季套裝、女鞋、房租、電扇、
電視機、化妝品等400多個項目群的漲跌構成,
而鮮奶、西式速食的品牌甚多,平均每個項目群裡約有30多個花色。
■台灣在民國68~70年曾有連續27個月CPI漲幅逾10%,
也曾因提姆、凱特琳、道格、葛拉絲颱風在83年襲台
而造成CPI漲幅連續三個月升逾5%,前者是通膨,但後者不是。
近月蘇拉颱風豪雨造成菜價上漲,通膨之說又起,
這種由於颱風豪雨所造成的物價走高,真能稱為通膨嗎?
我們先定義一下通膨,通膨概指商品零售價格全面、持續的上揚。
換言之,如果市場裡只有部分產品變貴了,這不能算通膨,
而當多數產品都變貴了,卻沒有出現連月上漲,這還是不能算通膨。
1037745
颱風與物價圖╱本報資料照片
那麼,如何衡量這個總體價格的變化?如今多數國家都是依聯合國、
世界銀行合編的「消費者物價手冊」進行調查,
查價範圍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消費項目,
我國查了400多個項目群,1萬4千多個花色,
每月依調查結果編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目前未到通膨階段
台灣到底有沒有通膨,不能憑感覺,應該依CPI的變化來研判,
近來各方直指台灣面臨通膨危機,
只是因為看到7月份CPI的年增率2.46%創下近四年新高,
但細究使得物價漲幅升高的原因,其中有半數來自蔬果,
而蔬果價格之所以上揚則是因為6月中旬的豪雨所致,
隨著8月蘇拉颱風重創台灣,預料下個月發布8月物價調查結果,
蔬果價格仍將推升CPI,但這能稱為通膨嗎?
從通膨的定義來檢視一下,
7月份台灣在424個項目群裡有183項較上月上漲,
144項下跌,97項持平,漲跌呈平分秋色,並沒有出現全面性上漲,
由此可知,台灣目前的物價走勢,還不能謂之通膨。
通貨膨脹是一個總體的現象,部分產品上漲自不可謂之通膨,
即令多數產品上漲,若也僅屬一次性的調漲,也不算通膨,
必須出現連月走高才算,
台灣這一波由蔬果推升的CPI會出現持續性的上漲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可以觀察近二十年颱風豪雨後的蔬果價格變化,
並沒有持續上漲的走勢,其中蔬菜大約在三、四週復耕收成後,
菜價隨即走跌。
民國85年的賀伯颱風曾讓蔬菜在一個月內大漲近九成,
CPI年增率升逾5%,而96年的柯羅莎、97年的鳳凰、薔蜜
也都曾令菜價在一個月內上漲二至五成,以致CPI年增率升逾4。
這種由颱風豪雨推升的CPI,起初總會引起各方震驚,每每有通膨之說,
但隨著一、兩個月蔬果大幅跌價後,通膨之說即告消失,
因為這種因颱風豪雨而引起的CPI上揚,歷來總是不會持續太久的。
景氣影響物價深遠
民國96年的平安夜次日,各報以顯著版面報導彰化三十多名菜農嘆道:
「一顆高麗菜賣不到十元,簡直要跳樓了。」他們砸爛高麗菜以示抗議。
其實,一個多月前柯羅莎颱風襲台沒多久,一顆高麗菜售價還曾逾百元,
通膨之說還甚囂塵上,曾幾何時,通膨安在哉?颱風豪雨造成的CPI大漲,
不可謂之通膨,於此可知。
影響物價的原因甚多,有颱風豪雨、有政治風險、有經濟景氣,
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仍是全球景氣的走勢。
這樣看來,通膨是否出現,最終仍是決定於景氣,而不是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