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臨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12-14 08:17

科技業是該負點責任的時候了

工商時報 2008.12.14
于國欽
●在優越環境下,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吸引逾六成民間投資、創造兆元產值,占出口比重近三成,但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傳統產業則明顯優於科技產業。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國產業應由勞力密集逐漸轉型為資本、知識密集,這樣的產業調整歷程,早已是普世公認的法則。惟這一波金球金融海嘯席捲各國,不僅知識密集的金融業為之重創,如今連資本密集的科技業也風聲鶴唳,產業升級帶動風險升級,完全無助於經濟安定,顯然這條產業發展的金科玉律,已面臨嚴峻挑戰。
台灣早期以米、糖經濟起家,透過政府的經濟政策,使得名星產業逐漸由食品轉為紡織、塑化、機械,1966年台灣出口第一名的產品是蔬菜水產罐頭、1976年紡織業後來居上、2003年電子資訊產品占出口比重已逾三成,遙遙領先各業,40年來台灣的產業結構的變化完全符合這個普世公認的法則。
但如今金融海嘯震憾全球,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富通、蘇格蘭皇家銀行等美、歐歷史悠久的金融機構全數中箭落馬,台灣由於金融自由化的速度落後,僥倖未有大礙,惟這一波海嘯如今已由金融面蔓延至實質面,隨著美歐消費急凍、世界貿易驟降,台灣這些依賴出口的高科技產業已是哀鴻遍野,請求政府紓困的呼聲近日不絕於耳。
近二十年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一直享有「促產條例」五年免稅的優惠,從2001年直到2003年業者每年繳交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有效稅率約在4.2%至7.8%之間,反觀傳統產業卻高達14.1%至21.7%。在如此優越的環境下,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吸引了逾六成的民間投資、各自創造了兆元產值,占出口比重近三成,高科技看似對台灣貢獻頗大,惟若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依據主計處2006年工商普查資料,半導體近二十多年所累積的資本存量達2.8兆元,但每一元的資本所創造的生產總額(資本生產力)僅0.50元,至於面板產業的的資本存量短短數年已逾2兆,惟資本生產力也僅0.44元。
反觀紡織業、機械業及汽車製造業三者合計的資本存量1.8兆元,僅半導體產業的64%,紡織業每元的資本可創造出0.65元、機械設備業與汽車業更在0.8元以上,從資本生產力的角度觀察,傳統產業明顯優於科技產業。
再以創造就業機會而言,科技業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僅能創造約6.4個就業機會,而傳統產業同樣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卻能創造16.0個就業機會,傳統產業對於降低國內失業率顯然有著更大的貢獻。
非僅如此,許多人可能認為科技產業,顧名思義,應該可以創造出高附加價值才是,事實不然,台灣由於許多核心技術皆掌握在外國人手裡,因此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的附加價值率在去年僅22%,美國同樣的電子零組件產業附加價值率卻在38%至48%之間,台灣科技業的附加價值率並未優於紡織業、成衣業、汽車業、機械業等傳統行業。
依據中央銀行的國際收支帳,台灣技術輸入的支出逐年升高,去年已逾台幣800億元,這筆權利金的支付多數來自高科技產業,顯示台灣長久以來雖能生產高科技產品,但迄今最核心的技術仍難以自主,而這也正是導致今天高科技產業難以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根本原因。
此外,再依2004年的產業關聯表觀察,可以發現電子零組件業的「向後關聯係數」高達3.1,看似具有3倍的產業帶動效果,但若僅計國內效果,係數驟降至1.6,顯示電子零組件業近半的關聯效果跑到國外去了,真正帶動國內的效果不高,而傳統產業包括紡織、機械、食品、人纖、鋼鐵、塑膠的「向後關聯係數」皆在2以上。顯然從產業關聯表來看,傳統產業依然略勝一籌。
持平而論,高科技產業在美、歐、日、韓皆取得相當的成就,台灣的科技業雖在政府全力扶植下,如今不論從就業效果、產業帶動、資本生產力與附加價值率看來,皆與政府的投入不成比例。更有甚者,政府傾舉國資源投入科技產業,如今在這一場風暴中,多數業者非但未能發揮穩定經濟的力量,反成為待紓困的大戶,經濟部與經建會皆為此皆頭痛不已。看看過去20年的成績,政府長年向高科技產業過度傾斜的政策,是到了該痛加檢討的時候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