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世界 發達公司經理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2-29 20:30

奧斯卡常客 梅莉史翠普

奧斯卡常客 梅莉史翠普
--------------------------------------------------------------------------------
【大紀元9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薛蕾綜合報導)被譽為「80年代最佳女演員」,美麗的演技派巨星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不論舞臺或銀幕上的表演,總是令人印象深刻。自然又動人的演出曾經在奧斯卡影史上寫下新的一頁-----歷年來獲得提名最多次數的影星,打破原本由老牌女星凱薩琳赫本保持的十二次最高提名紀錄。
就像她的老搭檔勞勃迪尼洛(Robert De Niro)所形容的,梅莉史翠普最出名的就是出神入化的演技,無論什麼角色,都能夠自然融入。一般影迷也認為,梅莉史翠普閃亮的金髮、雪白的肌膚、透露智慧的藍眼睛、挺直的鼻樑讓她有種易碎又神經質的美感,即使是扮演鄉土的角色,都能夠散發迷人的光芒與氣質。
兼顧理論與實務的演員
梅莉史翠普原名瑪麗露易絲史翠普,1949年6月22日生於美國新澤西州薩米特鎮,在她眼中,媽媽是個成功和完美的代表,這讓她從小就感受到很大的壓力,間接造成她不快樂的童年。中學時因參加校內戲劇演出,而初展演戲天份,之後也變得比較活躍,還曾當過啦啦隊隊長,成為學校風雲人物。
在畢業前一年,她以優秀生的身分轉到達特茅斯學院專攻戲劇,之後藉著獎學金進耶魯戲劇學院攻讀藝術碩士,畢業後便開始參加劇團演出。在這期間,她認識了同劇團演員約翰卡薩,兩人情投意合。這時愛情一帆風順的梅莉史翠普,演藝事業也有了進展,畢業之後,史翠普在多處研習戲劇,並參與劇場演出。學習告一段落後轉戰紐約百老匯,一齣「27 Wagons Full of Cotton」讓她獲得東尼獎提名。
大屠殺展露頭角
1977年,梅莉史翠普首次跨足電視界,參加長片《致命的季節》演出,接著在珍芳達(Jane Fonda)主演的《茱莉亞》(Julia),中演出一個小配角,戲份雖少但卻讓人印象深刻。這兩次的曝光,讓梅莉史翠普爭取到主演迷你影集《大屠殺》的機會,在這部收視率甚高的大製作中,她飾演一名信奉天主教卻嫁給了猶太人的女子,而這個極具戲劇矛盾的角色,也為梅莉史翠普摘下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被權威的約翰威里斯電影年鑑列名為「1977年十二位明日之星」。
與狄尼洛合作則始於1978年的《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僅管在其中她只是個小配角,但卻以極大的熱情,細膩詮釋,以致於導演決定加她的戲,梅莉史翠普也不負導演的抬愛;她的努力也獲得奧斯卡青睞,以本片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從《越戰獵鹿人》獲奧斯卡女配角提名開始,梅莉史翠普便成為奧斯卡的最愛,1979年她一口氣演了三部影片:《喬泰能的誘惑》、伍迪艾倫的經典喜劇《曼哈頓》(Manhattan)以及與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合作的《克拉瑪對克拉瑪》( Kramer Vs. Kramer),並以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梅莉史翠普的演技細膩自然又有情感(圖/UIP)
再接再勵 經典之作封后
80年代史翠普更是大放異彩,1981年的《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是改編自約翰福爾斯暢銷小說,描述一段電影男女主角跟他們倆飾演的角色間產生互相呼應的纏綿悱惻愛情故事。史翠普將19世紀的英國癡情女子莎拉和20世紀的時代新女性安娜,這兩個分屬不同時空,且性格對比強烈的角色的複雜心理狀態詮釋得淋漓盡致,這是一個高難度的演技挑戰,但她征服了。精湛的演出,一舉拿下洛杉磯影評人協會和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並角逐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但輸給了以《金池塘》奪下后冠的凱薩琳赫本。直到1982年《蘇菲亞的抉擇》才讓她如願當上奧斯卡影后,達演藝事業新高點。
1982年的《蘇菲亞的抉擇》(Sophie’s Choice)梅莉史翠普飾演移民美國的波蘭女子蘇菲亞,她更下苦功扮波蘭人,尤其那一口具有濃厚波蘭口音的英語,在技術上無懈可擊,演外國人對史翠普來說並不難,因為她總是全力以赴又做足功課,所以扮起來從上到下都能說服觀眾。接下來的《絲克伍事件》又是完全不同的樣貌,飾演作證反抗雇主前神秘失蹤的農婦。梅莉史翠普在片中拋棄過去高雅的形象,穿上粗布衣服,從說話口音以至抽菸手勢都整個融入絲克伍的世界,讓跟她同片演出、以《發暈》奪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雪兒形容她是精準的「演戲殺人機器」。
走到巔峰處
繼《越戰獵鹿人》梅莉史翠普和勞勃狄尼洛合作後,兩人在《墜入情網》(Falling in Love)中扮演一對情不自禁墜入情網的已婚男女,亦有不錯的票房成績。接下來1985年與勞勃瑞福合演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遠離非洲》(Outof Africa),梅莉史翠普再次展示她的語言天分,那一口丹麥口音的英語令丹麥的觀眾都為之嘆服。至此她的片酬已攀升至400萬美元,在當年傲視群雌。
1986年演完《心火》(Heartburn)後,也是史翠普事業漸走下坡之時,許多評論家甚至認為她是演戲機器,雖然完美不犯錯,卻也沒有了人味,當然也有大量為她辦護的聲音,不過觀眾總能預料到她會演些什麼。所以當黑色喜劇《女人心海底針》(She-Devil)推出時,史翠普讓影評跟觀眾兩方都跌破了眼鏡,她竟然飾演虛榮的羅曼史小說作家,是個反派討人嫌的角色。這部片的成績平平,但是她誇張的演技卻搶足全片鋒頭,即使最嚴苛的影評,都不得不承認,壞壞的史翠普的確令人驚異!
人生如戲 有起有伏
史翠普1989年起開始嚐試喜劇表演,不過接連好幾片在票房上皆慘敗。進入1990年代後,史翠普開始走下坡,一直到《來自邊緣的明信片》才讓梅莉史翠普票房翻紅,這部根據《星際大戰》女主角嘉莉費雪的自傳小說改編,描述一個嗑藥女演員跟她的過氣大明星母親之間的愛恨關係,梅莉史翠普票和飾演母親的莎莉麥克琳精彩的對手戲,讓她再次獲得金像獎影后的提名。
不過接下來的《陰陽界生死戀》(Defending Your Life)、《捉神弄鬼》(Death Becomes Her)、《金色豪門》(The House of the Spirits),甚至是親自上陣演出急流上划船的《驚濤駭浪》(The River Wild)都反應不佳,直至1995年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邀她搭檔演出《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才讓她再度嚐到久違的叫好叫座滋味。梅莉飾演一個平凡的鄉村主婦,在短暫的假期中譜出動人的中年婚外情,她細膩地掌握角色內心世界的情緒轉變,尤其在雨中猶豫是否跟攝影師私奔那一幕,更是催人淚下,引起觀眾共鳴。
久違得獎 努力贏得尊敬
之後梅莉史翠普陸續演了《親親壞姊妹》(Marvin′s Room)、《兇殺後》(Before and After)、《親情無價》(One True Thing)等片,成績平平。1999年演出《心靈真愛》(Music of the Heart),描寫一個中年女子,因丈夫的不忠而帶著兩個兒子遠赴他鄉,並以教小提琴維生。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史翠普從頭學拉小提琴,這番努力使她獲得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的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同時也八度挑戰奧斯卡后座,創造20世紀結束前個人的最後一個輝煌紀錄。
梅莉史翠普在沉寂整整三年後,同時等到兩部可以讓她發揮細膩表演技巧的重量級作品《時時刻刻》(The Hours)和《蘭花賊》(Adaptation),並將自己的人氣重新推上高峰。這兩部電影、兩個角色分別入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及女配角,最後《蘭花賊》讓梅莉史翠普拿下最佳女配角獎,這雖然是梅莉史翠普第四度贏得金球獎,不過距離上一次卻足足隔20年之久,也讓全體觀眾起立為她鼓掌。
2004年,已經55歲的梅莉史翠普永遠都會努力帶給觀眾不同的戲劇感受,在新片《戰略迷魂》(The Manchurian Candidate)中,她與丹佐華盛頓、強沃特、李佛薛伯等一流演員合作,她飾演政治人物的妻子,同時也是政治人物兒子的母親,片中梅莉的風采依舊,舉手頭足間仍充滿了細膩的表演藝術,此片現正在威尼斯參展,相信影迷也很期待這位曾經演繹不少經典文藝片的好萊塢氣質女星的作品,且讓我們拭目以待。(http://www.dajiyuan.com)
9/3/2004 4:12:34 PM
梅莉史翠普網址相關圖片:http://www.epochtimes.com/b5/4/9/3/n649302.htm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