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95/39528.jpg)
-
~靜~ 禁止登錄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12-13 10:37
人民幣連續跌停或將引發新的貨幣戰爭)
今天,人民幣對美元即期交易價格開盤跌0.5%,連續九個交易日觸及交易區間下限。在境外市場存在人民幣看空預期、“熱錢”出現撤離中國跡象以及中國國內經濟增速預期改變的背景下,人民幣連續跌停引發普遍關注。人民幣是否還將繼續下跌?外資是否會大舉撤出中國?這些焦點問題引發專家學者熱議。
不必過分擔憂下跌影響
人民幣連續九天跌停引發市場人士普通擔心,但是目前并沒有外資大舉撤離的跡象,主流觀點認為“人民幣貶值預期可以接受,不必過份擔憂”。
著名經濟學家韓志國的觀點代表了擔憂派的意見,他認為:“ 1、人民幣被國際社會高估。人民幣在國內大幅貶值,在國際大幅升值,屬於虛假繁榮。2、中國經濟的未來前景堪憂。中國經濟的既有模式已走到盡頭,不改弦易轍已沒有出路。3、國際游資大舉出逃。高盛發表報告,建議拋售中資股票;游資大幅撤退,外匯占款首度下降。”
但是,更多的專家學者認為擔憂是應該的,但不必“過分和夸大”,著名經濟學家郭田勇教授稱:“市場一直習慣於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對近日的連續貶值有點不適應、甚至驚慌。貶值固然有國際市場不穩定、國內經濟下滑預期、投機資本炒作等因素,但其宏觀風險可控,也意味著匯率市場化程度在提高。同時,適度貶值不僅有利於出口,也減輕了國際熱錢流入壓力,減少央行基礎貨幣投放,有利於抑制資本泡沫。”
長城證券分析師向正富也認同郭田勇的觀點,他認為,當人民幣升值的時候,有人說對中國經濟不利,不要升值;當人民幣小幅貶值的時候,有人狂呼外資出逃。“其實在一定范圍內的升值和貶值都是正常的,不要大驚小怪。實際上是利大於弊,人民幣適當貶值,一是有利於出口,二是有利於緩解國內通脹,三是有利於國家匯率制度改革,何樂而不為?”他如此反問道。
匯率雙向波動時代或將來臨
日前有消息稱,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繼續跌停,央行可能會出手干預,但現在還在央行的可控范圍。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稱“索性讓人民幣浮動算了”。
《經濟參考報》總編杜躍進認為,匯率漲漲跌跌恰恰充分說明人民幣正向反映本國經濟客觀現實方向發展。他說:“中國可以利用當前外匯市場供求趨於平衡的機會,確立一套明確的、貫徹匯改目標的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規則,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等一系列金融制度改革,讓人民幣真正彈起來。”
“人民幣連續跌停,意味著市場的雙向波動風險在加強,此前認為的單邊升值預期已經完全失效。但這對中國金融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企業愿意更多地參與金融產品中進行套保等交易,這有利於活躍金融市場,深化交易深度。"澳新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如此表示。
匯豐銀行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屈宏斌則稱:“人民幣匯率連續8天跌停,表明升值預期消失,企業和銀行持匯意愿上升,也有資本凈流出。結合我國貿易順差已大幅下降至GDP的2%以下,境外直接投資連年暴增以及居民境外投資上升,這都說明人民幣匯率已經進入基本均衡的區間。”面對長達7年的匯率單邊升值的趨勢終結,屈宏斌強調:“真正的人民幣雙向波動的時代已經登場。”
跌停或將引發新的貨幣戰爭
原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警告稱,人民幣升值步伐放緩或將引發貿易大戰,但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認為“人民幣匯率已經接近均衡,不應政治化”。
對於鮑爾森的警告,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宗良回應道:“1、要看以什么標準來判斷,如果以美國滿意為標準判斷,可能就沒有合理水平。2、如果以市場為標準,應該是比較合理的。人民幣如象其他主要新興市場一樣對美元也大幅度貶值,則值得關注。3、一個基本穩定的人民幣匯率及其走向世界符合中美和全球的利益。4、因時與美國一致、不一致都是別人的錯!”
著名投資人淘金客則提醒到:“人民幣今天連續跌停。熱錢繼續外流,央行被迫買入美元對沖。現在還不知道央行會護盤多久。不知道央行會護盤多久,總擔憂中國在這場國際金融大博弈中,最終鮮血淋淋。最重要的是,對於這場悄悄展開的金融大戰,絕大多數人似乎還沒有絲毫防備之心。”
中信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劉德忠剛分析到:“人民幣連續觸及“跌停線”,做空中國勢力猖獗,NDF市場空頭肆虐,加上亞洲開發銀行對中國2012年的增長預期下調0.3%:外需疲軟下中國出口將持續下滑,人民幣下跌趨勢短期繼續看空。”(中國經濟網)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資料來源: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213/KE0YX7TF8RTSI.shtm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