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1 08:10
台積不缺錢 業界:沒補助也綽綽有餘
台積不缺錢 業界:沒補助也綽綽有餘
美國政府釋出擬對英特爾的補助轉換成投資入股後,又稱將擴大至接受《晶片與科學法案》補助的半導體公司,即台積電、三星與美光等也適用,藉此強化美國在晶片產業的戰略主導權與投資回報。台積電昨拒絕對此議題回應,僅說不回答假設性議題。
國內半導體業界認為,相較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可說資金充裕,帳上現金及約當現金高達新台幣二.三六兆元,根本無需增資建廠,就算不拿美國補助也綽綽有餘;美國若硬逼以補助轉換投資入股,相信台積電會以顧及股東權益為優先,董事會也會嚴格把關。
業界人士指出,台積電在前任董事長劉德音拍板決策下,於五年前決定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當時美國還沒有晶片法案,可見赴美投資並非衝著補助誘因而去。此外,台積電年年大賺錢,相較英特爾、三星呈現虧損,台積電不拿美國政府補助、也能自行投資建廠,一如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一再強調,台積電赴美投資設廠的前提就是希望「公平待遇」,就算沒有補助也不怕。
業界人士認為,川普政府對補助半導體公司擬改以投資入股取代,理應不能直接依據《晶片與科學法案》來擴大解釋,必須另有法源依據,後續才能落實執行;至於接受補助公司願不願意給予美國政府投資入股,要看每家公司而定。
因台積電到今年第二季末,現金及約當現金高達新台幣二.三六兆元,僅單季營運現金流入約新台幣五千億元,根本無需私募增資引進新股東,即使不拿六十六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補助款,也可以自有資金投資。
業界直言,台積電熊本廠、德國廠皆與策略合作夥伴合資,美國亞利桑那廠則是獨資,所謂補助轉換股權,是「僅」限於投資入股亞利桑那子公司、還是整個台積電,一如晶片關稅,美方目前「還是」僅有方向、沒有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