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ron chen 發達公司總經理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18 06:56
人民幣真的該走升? 紐時:美企立場南轅北轍
對美國企業來說,美國與中國的貨幣糾紛,無疑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對美國紐約最大的襪子進口商 PS Brands 來說,貨幣戰看來不是好事。因為美國持續壓迫人民幣升值,很有可能中國製襪子成本將上揚,品牌旗下的經銷商都將合約縮短,價格也向上拉抬。
PS Brands 執行長 Elie Levy 表示:「在這之前,我能夠半年前便預測好價格。但現在期間只有 30-40 天,因為美元可能將續貶。」
《紐約時報》報導,對於美國的科技業來說,美元貶值則是個好消息。航太電子商 Staco Systems,靠著賣零件至中國國營航空業,生意蓬勃發展。人民幣若走強,其零件對中國買家來說又變得更具吸引力。
美國企業間的處境大不相同,自然他們對於華府對人民幣作為的觀點也不一致。
華府指控人民幣遭中國政府人為操控,對此,北京當局則有不同見解。它說在2005 年至 2008年間,人民幣升值幅度達到 20%,卻也不見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降低,有此可見華府只是在找尋代罪羔羊。
中國國家主席胡景濤曾表示:「中國將盡全力控制自己的經濟,千萬別把自己的過錯推給其他國家。」
許多美國的跨國企業,乾脆直接把產線設在當地,以迴避掉匯率風險,但對於那些仍在美國本土的中小企業,便會反對華府逼升人民幣的舉措,畢竟這讓其匯率優勢不再。此外,若人民幣升值,零售商如 Walmart,以及美國消費者也會感到壓力,因為這讓中國製的商品變貴了。
中國其實也同意,必須要讓全球貿易平衡,但癥結點在於步調的快慢。美國擔心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威脅到美國的就業及經濟成長。中國則憂慮若人民幣升值太快,其產品以美元計價的沿岸工廠,在本就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更將大受衝擊,從而對其國內就業造成衝擊。
因此北京當局的作法是,讓人民幣緩步升值。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是3%,但批評者認為應該再走升20%。
美國當局希望人民幣走升,可以讓出口提振,因此創造出更多的就業。但也有人懷疑,這將損及美國的零售業,以及讓消費者面臨更高的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