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15 09:18

LTN經濟通》別再罵郭智輝!海纜送電是世界趨勢

2025/07/15 07:13
   

新加坡向澳洲購買太陽能電力,將透過海底電纜輸送。(擷取自中國社群平台)
新加坡用海底電纜 向澳買綠電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新加坡受限能源結構高度依賴進口天然氣,需要向外買電,透過跨國電網或進口綠電來實現能源轉型和多元化,以達到淨零排放目標。除了向澳洲購買進口1.75百萬瓩(GW)的太陽能電力,再與印尼、柬埔寨和越南簽署電力的進口協議。
據報導,新加坡向澳洲購買進口的太陽能電力,金額高達316億新幣。當時由澳洲Sun Cable公司帶領的「澳洲與亞洲電力鏈接」(Australia-Asia Powerlixnk)項目,擬議建設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場,以及最長的海底電纜為新加坡供電。
該項目計畫在雪梨的鮑威爾溪(Powell Creek)建造巨型太陽能發電場,透過一條長約4300公里的海底電纜,將1.75GW的再生能源從達爾文,途經印尼送到新加坡,可滿足星國9%的電力需求。但隨著Sun Cable於2025年初進行重組,由澳洲投資公司Grok Ventures掌舵,計劃於2027年對北領地部分做出最終投資決定,並計劃於2028年開始建設。
根據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公告指出,澳洲-亞洲電力鏈接計劃(Australia-Asia Power lixnk AAPL),在技術和商業上是可行的。分析師指出,澳亞電力連接計劃 (AAPowerlixnk)是綠色能源基礎設施項目,計劃在澳大利亞北領地建設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基地,透過海底電纜將乾淨的電力輸送至新加坡。
馬來西亞、新加坡與越南於今年5月簽署跨國能源輸送協議,象徵綠能共享。(擷取自ASEAN官網)
東協著重海底電纜 積極打造「區域電網」
東協(ASEAN)各國因能源資源分布不均,為達互聯互補需求,近年積極推動「區域電網連結」(ASEAN Power Grid APG),希望透過「跨境電纜」實現綠電共享與能源安全,並可帶來社會與經濟效益,因此發展海底電力連接。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APG計畫的18個互聯項目中,已有9個完成,累積輸出容量約 7.7 GW。據亞洲開發銀行指出,APG規劃到2045年需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用於跨境電纜與基礎建設整合 。
據報導,新加坡自2024年初已和柬埔寨、寮國、越南及美國成立工作小組,討論海底電纜及基礎設施的開發,該小組也向東協提呈建議。今年5月份,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及越南共同簽署了能源輸送協議,預計越南離岸風電將在2033年起直送新加坡。
分析師指出,這項跨國能源傳輸計畫,要透過海底電纜把越南的離岸風電輸送至馬來西亞東北岸,再經陸上傳輸至新加坡,地理位置之故,相較於在泰國和柬埔寨興建陸上輸電線路,採用海底電纜方案預估可縮短近1千公里距離。
專家認為,東南亞不缺再生能源,但缺乏的是將不同能源轉型要素結合的機制。因此,東協國家特別著重開發海底電纜,主要包括2個重點,包括制定鋪設海底電纜的架構與職權範圍(Terms of Reference)以及期望在2045年前建成東協電網。
北海連接是歐洲能源轉型與區域電網互聯的關鍵成果。(路透)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